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梧州新闻 > 正文

走进“红色故都”瑞金 也许没有一口井,会像这口井一样,通过一篇小学课文,连同那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话语,深深地刻印在许多人的心里。初秋的一天,我们走进课本里

来源:梧州日报 2018-10-14 09:06   https://www.yybnet.net/

红井红井旁,竖立着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的雕塑。

█梧州人出游

麦坤 文/摄

瑞金,名字里有一个“金”字,可是,我们在这座小城里,感受得最强烈的,却是一个“红”字。

当我们搜索在课本上熟知的那个地名——沙洲坝时,跳出来的景区名称是红井景区!啊,红井!在没有找到你之前,你在我心里的名字,很长,叫做“毛主席给乡亲们挖的井”,现在,你近在眼前,原来,你的名字叫红井,与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与这里的红色氛围是如此的契合。

被称为“红色故都”的瑞金,其景区大都与那一段峥嵘岁月息息相关,因此,它们有一个总的名称——“共和国摇篮景区”,包含了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等多个游览区。出于对红井的一份深厚感情,我们到达瑞金后,直奔瑞金城西,进入红井游览区。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我们到达课文中出现的那个地方——红井景区。由景区游览图指引,我们一路直往红井方向走去。路上经过很多的房屋、很多的院落,均无暇细看。穿过两大块荷田,荷叶碧绿如洗,荷花开得正盛,也不能吸引我们驻足。直到远远地,看见一圈红色栅栏,走近了,果然,红色栅栏围绕的,就是红井。从栅栏开口处进去,一个青砖地水泥抹面井沿、貌似普通的水井就在里面,而水井边上的那块石碑,注定了这不是一口普通的水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正是石碑上刻着的两行字,落款“沙洲坝人民敬立”,也在课文配图中看到过。

井沿上摆放着一只水桶,水桶上系着数米长的红色绳索,水桶旁边还放置有数个带手柄的竹筒,看来,是给游客们取水用的。女儿央求爸爸给她打水,说:“我要喝红井里的水。”爸爸手抓绳索把水桶放到井里,潇洒地一扬手,然后两手传递,把绳索挽起,水桶带着清凌凌的水流被提了上来,放到井沿上,爸爸把桶里的水分到几个竹筒里,我和女儿、还有旁边的一些游客都分享了,女儿满足地说:“红井的水,可真甜呀!”

这时,女儿发现红井的栅栏边,还有状如一本书的雕塑,忙拉着我们过去看——噢,就是它,就是那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被做成水泥底座上打开的一本书,书上字迹清晰,两幅插图也相当传神,一幅画着毛主席带领工作人员挖井的情景,另一幅就是红井,由井、碑、栅栏组成,与现实一致。女儿细看了课文内容,说:“妈妈,这篇课文跟我们学过的有点不大一样。”我也看了,对她说:“是不大一样,这篇是妈妈小时候学过的,你的那篇增加了一些沙洲坝吃水如何困难的内容,但大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你看,我们每一代人的课本里都有红井这篇课文,表示我们代代不忘毛主席的恩情,饮水思源,懂得感恩。”

红井旁边是列宁小学,当年,中央临时政府机关的孩子以及沙洲坝一带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读书,长条桌和木板凳子上,一定载满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新奇与渴望。小学边上,是一棵硕大的樟树,岁月流逝,而树干依然粗壮,枝叶横披,绿荫如盖。离地面最近的一根粗枝上,悬挂着一口钟,据说,这是当年小学上下课所敲响的钟。如今,钟与树相伴,安然地守望着和平宁静的时光。

从大樟树下走过,走上数米,就是毛主席旧居所在的院落。院内有石磨、风柜等物件,进屋后,但见一个小天井连着前后厅及四间房,后厅应作议事之用,而四间房分别为毛泽东等人的办公及住室,毛主席于1933年4月至7月在此居住,房内的油灯、茶壶甚至竹制的婴儿床,都让人隔着岁月的尘烟隐约看到主席当年灯下辛劳、床前逗儿的生活片段。而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于是我明白了,红井的样子,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口井的样子,因为,毛主席在沙洲坝的居民生活里,看到了“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的居民生活现实,然后,就挖出了一口群众最需要、最日常的井,这口井,是主席的心与群众连在一起最朴素的表达。

从红井往景区大门走出去的路上,我终于仔细地去看了那一路的房屋与院落,原来,那些都是当时所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办事机构旧址,如属于司法范畴的工农检察委员会、属于政府管理范畴的交通管理局、土地人民委员部、劳动人民委员部,属于经济发展范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人民委员部税务局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共和国摇篮”这个称谓的含义。

红井,红色政权,让我们重温的不只是一篇学过的小学课文,还有那一段难忘、也永不会被遗忘的岁月。

新闻推荐

沙滩设网捕鸟 民警拆除销毁 梧州市森林公安部门今年以来已拆除捕鸟网4000多米

本报讯(记者蒙敏莹通讯员黄新茗邓海波)秋季是鸟类活动频繁期,不少非法分子也趁机捕鸟牟利。10月10日,梧州市森林公安民警在长...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好歌好戏进社区2018-10-12 15:07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红色故都”瑞金 也许没有一口井,会像这口井一样,通过一篇小学课文,连同那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话语,深深地刻印在许多人的心里。初秋的一天,我们走进课本里)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