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在向环卫工人送月饼
月饼制作现场气氛热烈
公交车司机高兴地接过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月饼
小朋友正在认真制作月饼
梧州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志愿者
爱心传递,情暖中秋。9月23日,由梧州市青少年宫举办的“月满中秋情 亲子月饼DIY”红领巾公益活动,在梧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热烈开展。来自全市20多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在青少年宫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动手制作冰皮月饼,并走上街头向正在辛勤工作的公交车司机和环卫工人送上月饼,表达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动动手亲子自制月饼好开心
活动开始前,青少年宫的老师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糊状冰皮、黑芝麻、莲蓉、哈密瓜、绿豆沙等皮料和馅料,分成多份放置在桌子的中间。孩子和家长都戴上手套,在仔细聆听老师的指导后,兴致勃勃地开动起来。大家一起称馅料、揉面团、压模具,笑语欢声传向四方。
八岁小朋友黎思颖和爸爸黎金德都是第一次自己制作月饼,他们学着老师的做法,用小电子秤给每块月饼的皮料和馅料称重,“老师教我们每块月饼的皮料都是25克,馅料也是25克,这样口感会恰到好处。”黎金德说。
称好料后,黎思颖就拿起糊状的黑芝麻料揉起来,揉成球状,爸爸黎金德也同时在搓皮料,将其搓成块状的圆形。然后,两人一起将块状皮料包裹住球状馅料,把整个白里透黑的圆球放进模具里,用力往下压。一块压有花纹图案的白色月饼就呼之欲出了。
九岁的许菽文做起月饼来非常淡定顺手,她的妈妈彭翠芳说:“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参加过月饼及其它糕点制作的活动,今天一大早孩子就已经起床,期待着能自己动手做月饼。”
走出去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送月饼
月饼做好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月饼装进小包装袋,并进行封口,然后再四个一组放进盒子里。一份份包装精美,满载孩子们心意的月饼即将送出,大家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
孩子们坐上大巴车,在青少年宫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欢歌来到了芝麻城、政府广场、新兴等公交车站。当一辆辆公交车驶入站台时,孩子们就走上车厢,向当班的公交车司机敬礼,并双手送上一盒自制的冰皮月饼。
“叔叔好,我们是红领巾志愿者,送给您一盒我们亲手做的月饼,祝您中秋节快乐。”孩子们稚嫩而温馨的祝福在车厢里传递。31路公交车的当班司机看到孩子们上车送月饼,先是一脸惊讶,回过神之后笑成了一朵花。“感谢你们送给我这么特别的中秋节礼物。”31路车的当班司机说。车厢里的乘客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将爱与祝福传递下去。
随后,孩子们来到正在新兴一路做卫生保洁的环卫工人身旁,向他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并双手送上一盒自制冰皮月饼。“叔叔阿姨,您们辛苦了,这是我们小小的心意,祝您们中秋节快乐。”听到孩子们的真挚祝福,环卫工人笑得合不拢嘴。
环卫工人黄秋贤说:“孩子们很有爱心,我心里很高兴,非常感谢孩子们的礼物。”
促成长公益品牌传承在行动
“能来青少年宫参加月饼亲子制作活动,孩子非常兴奋,这个活动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家长彭翠芳对市青少年宫组织的活动表示充分的肯定。
家长邓贤认为,让孩子走上外面的街道,给基层一线坚守岗位的劳动者送月饼,既让他们懂得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梧州市青少年宫主任关长啸介绍,市青少年宫在中秋节到来之际,组织全市各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参与亲子月饼制作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走出校外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是校内学习生活的有益补充。市青少年宫改革以后,成立了少先队部室,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奉献社会。
关长啸表示,此次活动由市青少年宫少先队工作部组织开展,主要依托市青少年宫这个全市最大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少先队研学活动的形式,组织孩子们走出校园开展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接触了解社会,用自己的“小眼睛”发现我们这个社会的真善美,从身边的“小道理”感悟国家治理的“大道理”。
下一步,梧州市青少年宫将在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品牌优势,传承品牌精髓,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投入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行动当中,丰富少先队员校外文化生活,加强少先队员政治思想教育,提升少先队员政治素养,充分发挥少先队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朱元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通讯员焦意娜)9月23日上午,西环悦和新苑对出路段发生水管爆管情况,梧州市第五中学至盘龙城小区路段居民用...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