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萍)5月28日,城管执法部门对新兴一路的一个书报亭予以拆除。至此,市区68个旧书报亭全部拆除完毕。这是根据梧州市“城市建设提质年”活动部署安排,结合“美丽梧州·宜居城市”建设活动任务要求,开展旧书报亭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
据了解,市区原有的68个书报亭中,最早的设置于2005年,最晚一批至今也已使用八年。这些书报亭大多设置在街道和路口显眼处,初衷是为了方便群众购买书籍报刊,同时解决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不过,经年累月使用让这些书报亭的外表已经十分残旧,铁皮和木制外墙上乱张贴小广告严重,影响美观。“而且近年来部分书报亭因经营不佳,从最初的售卖报纸和书刊,不断增加经营烟草、零食、饮料等多种商品,成为占道经营的杂货商铺,甚至还有经营非法***的行为。另外,一些报刊亭由于合同到期、长年无人经营,成了堆放杂物甚至垃圾的卫生死角。”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市容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今年4月底开始,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联合市、城区有关部门分阶段、分步骤对书报亭实施整治。首先,联合行动队对合同到期的书报亭发出限期搬离通知书,要求经营者尽快搬离并自行拆除书报亭,逾期未拆除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拆除;对合同未到期的书报亭,由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与经营者签订补偿协议,并要求其限期搬离并拆除书报亭。随后,执法部门陆续对清空的书报亭实施依法拆除,直至所有的书报亭全部拆除完毕。
不少群众对书报亭整治行动表示肯定,认为部分书报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设置,超范围经营和亭外经营情况严重,长期占用盲道、人行道等公共设施和空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吊乱挂、乱涂乱贴,给大家的出行和城市面貌带来诸多不便和不良影响,拆除书报亭是还路于民、优化环境的有效举措。同时,市民群众也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保护城市历史和文化符号的角度,通过做好规划、加强管理,规范设置、保留一些书报亭设置,打造成别具特色的便民服务窗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段时间,梧州市工人医院发热门诊和儿科门诊就诊人数增多,医生发现,不少儿童都有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表现。发热...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