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慧玲把制作好的水浸糍码放好。
干干净净迎新春 热热闹闹过大年
本报记者 陈雨燕 文并摄
春节期间,人们总是喜欢吃一些传统食品,品尝舌尖上的年味。2月13日是农历腊月廿八,家住长洲区泗洲岛的蒙慧玲家中聚集了十多名亲友,大家一起制作梧州的春节传统美食——水浸糍。
水浸糍又称“粉利”,以大米为原料,用水泡半天时间再打磨成浆,把磨好的米浆放到一口大锅里加热,用棍子不断搅拌,待米浆成糊状到七八成熟时,用手沾少许花生油,把面糊搓成圆圆的一团,放到锅里蒸熟后再进行冷却。这样,一块有着浓厚米香的水浸糍就制作完成了。
今年,蒙阿姨提前两天就买好了约20公斤大米,从2月12日晚上就开始浸泡大米。2月13日早上7时多,蒙阿姨家的厨房变得热闹起来。蒙阿姨与亲友分工合作,用碾米机磨出米白色的米浆后,再送到厨房烧开的大锅里进行加热搅拌,虽然十多个亲友聚在一起忙活,但是各人进进出出,有条不紊。
“别看这米浆不多,搅起来可费劲了!”蒙阿姨的侄女一边用木棒搅拌一边说,一口大锅一次能搅拌一公斤左右重的米浆,每次要费一个多小时进行搅拌,才能拌出八成熟的米糊团。所以,在搅拌米浆这个环节,每人都会接力上阵,帮忙搅上一会儿,而蒙阿姨则坐在厨房一角的桌前,负责把米糊搓成型。
制作水浸糍,也让蒙阿姨一家享受到难得的团聚时光。常年外出打工的晚辈们聚在蒙阿姨家一边忙活,一边聊着各自的近况,其乐融融。
灶里的柴火烧得霹雳响,厨房不断往外冒出热气,渐渐地,阵阵米香弥漫开来。临近当天傍晚,一个个水浸糍新鲜出炉,各人用铁桶分装好水浸糍拎回家。蒙阿姨告诉记者,水浸糍是春节传统美食,年初一早上他们家会用酸菜猪肉熬汤,再把水浸糍切片放入煮熟,一碗热腾腾的水浸糍就上桌了。餐桌前,全家人大快朵颐,品尝着自制水浸糍里那别样的团圆味道和浓浓年味。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冬春,梧州天气寒冷。梧州市人民医院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黎汉文介绍,“除了注意穿戴足够的衣物保暖外,市民可通过食疗方法御寒”。冬季,手脚冰凉是许多人存在的问题,中医认为,怕冷的人多与“...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