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规范化、制度化必不可少,政府应把其纳入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改革和考核的目标,定期举办领导、专家还有群众参与的网络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渐觉醒,加之上网门槛低,使民众有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表达空间,利用网络力量对政府进行监督,网络问政也由此而生。近日,梧州连续开展“零距离问政”走基层访谈直播活动,邀请市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做客零距离直播室,就民生热点问题和网民互动,共同把脉城市发展。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和网民对话,通过网络收集民意、汇集民智,实现科学和民主决策,这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不可否认,这次零距离直播室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直播访谈的问题何以成为热点?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新鲜,在日常政府部门接访活动、“3·15”消费者权益日、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机关单位的电话投诉、来访举报等随处可见,可以说,这些问题早就提出来了,本来寄希望涉事部门能解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久久得不到回复或者反映的问题没有实质性进展,特别是涉及敏感问题,往往一拖再拖,而这些问题又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问题急于解决却成了“疑难急症”,所以提问者会把涉及问题转移到关注度较大的社区网站,有时还会引发舆情发酵。
网络问政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的网络问政该如何更加有效处理,值得政府部门深思。笔者认为,网络问政规范化、制度化必不可少,政府应把其纳入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改革和考核的目标,定期举办领导、专家还有群众参与的网络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对于政府问政受理人员而言,必须摆正心态,首先要做到不逃避,不敷衍,对于群众提出的尖锐甚至“无理”问政时,要认真看待,要敢于应对,进行耐心解释和疏导,尊重每一个问政的群众。问了还需做,受理不解决纯粹是白搭。因此要加大对问政受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要用高素质的队伍和专业的知识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要健全网络问政运行机制,对于网络问政考核问责制度进行完善,规定网络问政答复的受理和办结时限,对不按规定受理和答复或者不答复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相应的问责。最后,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现阶段我国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群众和网民看问题不够全面和客观,容易产生非理性和极端情绪,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第一时间发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健康浓厚的问政环境和氛围。
当前,网络问政是人民群众实现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的重要途径,但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新型网络监督,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共同努力和互动参与,合理运用好网络问政,才能让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顺畅,也能更好促进梧州法治政府的建设。
新闻推荐
龙头牵引全产业链配套转移 国光集团梧州产业基地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建成
本报讯(记者祝琳)12月16日,国光集团梧州产业基地项目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开工建设,标志着国光集团全产业链产业向梧州转移迈出坚实步伐。据了解,国光集团梧州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项目以国光集团...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