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三龙大道龙新五组,梧州市质监局、市燃气管理处等部门联合取缔一间未经许可私自充装、销售瓶装液化气窝点。(图片由梧州市燃气管理处提供)
本报讯(记者 谢韵 通讯员 黄超光) 12月11日,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燃气管理处、长洲区公安分局、长洲区安监局在三龙大道龙新五组,联合查处了一间未经许可私自充装、销售瓶装液化气窝点。现场抓获数名犯罪嫌疑人,并封存非法充装液化气约5.15吨。
非法窝点地面竟有烟头
“当天上午,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在三龙大道龙新五组,有人私自充装、销售瓶装液化气。我们当即就赶过去了。”梧州市燃气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该部门也接到市民举报称,在三龙大道有一个私自充装瓶装液化气的窝点。根据群众举报,执法人员曾经多次到场寻找,但由于该窝点较为隐蔽,执法人员难以发现。该负责人说:“当天他们正好开门营业,附近居民发现后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我们到场时,公安机关已经将在场的犯罪嫌疑人控制。”
该负责人表示,该窝点是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高约6米的简易铁棚。铁棚的四周砌有2米多高的砖墙。在砖墙之上,还有3米多高的铁皮将铁棚重重包围。铁棚的正门则常常锁着,因此,外人难以发现铁棚之内到底存放了什么东西。
“当时我们走进去,被现场的情况吓了一跳。”该负责人说,铁棚内到处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液化气钢瓶,墙壁上各种电线私拉乱搭。不仅如此,铁棚的地上还有一些烟头,表明此前有人在铁棚内吸烟。经检查,市燃气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在这个窝点发现任何的消防设备。
暂存液化气瓶数量严重超标
据该负责人介绍,铁棚内的各项设施比较简陋,电饭锅、空调、风扇就摆在液化气钢瓶的周围。一些15公斤装的钢瓶放在电子秤上,瓶口通过一个简易充气泵,与另外一些50公斤装的液化气钢瓶相连接。“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这个充气泵,将大钢瓶内的液化气灌装进小钢瓶里,然后对外销售。”该负责人说。
经过现场清点,铁棚内共有50公斤装的液化气钢瓶95个,其中90个钢瓶内充满了液化气;15公斤装的液化气钢瓶则有91个,其中充满液化气的有45个。现场存放的液化气气体总吨数约5.15吨。该负责人表示,一般正规的液化气经营站点,对暂时存放的液化气钢瓶数量有要求,如15公斤装的瓶装液化气不能超过30瓶,过夜存放的不能超过3瓶。如今,这个窝点液化气钢瓶存放数量已经严重超标,且该窝点也没有办理相关的经营许可。此外,铁棚周围都是民居屋,旁边还有一个木材加工的工厂,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的储存环境,该窝点都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未经许可充装和销售液化气是违法行为
据介绍,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燃气经营者不得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也不得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以及不得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或者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此外,根据相关规范,存在液化气的场所室内的照明灯具、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应该采用防爆型,同时要配置液化石油气舍楼报警装置。瓶库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
“这个窝点完完全全违法违规,且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充装液化气和日常生活都在铁棚之内。这是近年来梧州查处的最大一起未经许可充装、销售瓶装液化气的案件。”该负责人说。
目前,现场所有液化气钢瓶、设备已经封存,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新闻推荐
一期签约奖励方案今日到期 新兴一路片区已有1159户棚改居民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本报讯(记者谢韵通讯员蒋亚平)12月11日,记者从万秀区新兴一路片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获悉,该片区已经累计签订补偿安置协议1159户。此外,第一期签约奖励方案执行至12月12日。工作人员提醒,该片区涉及房屋...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