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云燕)今年以来,梧州市劳动监察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用人单位负责人约谈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平台建设,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保护。
市劳动监察部门采取交叉执法的工作方法,即劳动监察案件所在辖区为主办监察员,另一辖区的劳动监察员作为协办监察员,增强劳动监察员之间的协同力,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确保办理劳动监察案件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各劳动监察部门建立起用人单位负责人约谈机制,对2016年、2017年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劳务公司,或发生拖欠职工工资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集中约谈,并对管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开展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年度书面审查,持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派遣公司、职业中介劳务机构等专项检查。市住建委、市人社部门等部门联合,加大项目用工检查巡查力度,督促建筑工地与进城务工人员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建筑单位及建筑工程项目150多个,涉及劳动者592人次,已对21户职业中介劳务机构及32户建筑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共涉及劳动者7816人次。
此外,梧州市还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将施工现场进行数字化、智慧化的管理,已初步启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实名制,基本实现工地视频监控,并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和退领制度。
新闻推荐
12月6日,梧州海事执法人员在检查货船。从当日起,梧州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开展浔江干线驻点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船舶超装滥载,超航道维护水深航行、不按规定报告船舶进出港情况等违章行为。行动...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