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市民争相和身着汉服的汉文化爱好者合影。 本报记者 杨扬 摄
本报讯(见习记者 莫丹磊)11月26日下午,二十多名来自梧州汉文化研究会的年轻人身着汉服走上街头,通过行走于市区多个热闹路段的方式,向市民们展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宣扬汉民族传统文化。
当天下午2点半,汉服爱好者们从太阳广场出发,一路途经潘塘公园、旺城广场,最后到达终点梧州骑楼城。无论是色彩素雅的明代马面裙,还是婀娜多姿的曲裾深衣,传统服饰的魅力吸引了许多过路的市民驻足观看,更有不少市民提出要与他们合影留念。
记者看到,在汉服展示队伍中唯一的男士枫林(网名)穿着具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格的服装,站在人群中宛如古代的才子书生。枫林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告诉记者,一开始是因为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喜爱,所以他在网络上搜集了许多关于汉文化的资料。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了汉服,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汉服。“我觉得,汉服作为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因此,传承和宣扬汉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枫林说。
本次活动的领队尊尊(网名)是一名资深的汉服爱好者。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她对汉服从略有耳闻到慢慢深入了解,如今推广与展示汉服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认为,只有与现代生活融合创新,才能让汉服长久流传。“在梧州,关于汉服和汉文化的宣传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多,我们希望通过身着汉服出行的活动,能让更多市民知道汉服,从而了解汉服和汉民族文化。如果有市民上前咨询,我们也会非常热情地为大家讲解。”
新闻推荐
共建监管体系防治大气污染 《梧州市决战45天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本报讯(记者苏云燕)近日,梧州市印发《梧州市决战45天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督查督办务求实效,打好蓝天保卫战。人工增雨作业辅助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多部门加大扬尘防控工作力...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