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60岁的弟弟罗文华每天徒步来回18公里,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哥哥——
庞广蛟文/摄
初春,乍暖还寒,年近花甲的罗文华,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早早地起床了,简单洗漱完毕,穿好解放鞋,从岑溪市大隆镇区徒步到老家均昌村吹子岗,单程9公里。
这条路,他持续走了1年多,每天雷打不动地往返18公里,用时5个多小时,目的是去照顾卧病在床的大哥。
兄弟情深,患难与共
大哥罗志华于2016年在岑溪市波塘卫生院清洁工岗位上退休,62岁的大哥患有痛风和哮喘,并越发严重,以致卧病在床难以自理。弟弟罗文华60岁,居住在岑溪市大隆镇大隆街。
6年前,一生未娶的罗志华病休了,罗文华接他回老家居住了8个月,当时,罗文华刚在大隆镇区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套房。自那时起,罗文华就天天步行回老家照顾大哥的饮食起居。当时老家还没通公路,出了镇区就全程是泥路,遇上雨天路滑难行。来回20公里山路,要走上六七个小时。由于悉心照料,大哥病情好转并能生活自理了。为了不再麻烦弟弟,他又回单位至退休。
退休后,哥哥病情加剧,2017年底,弟弟罗文华去波塘将哥哥接回位于大隆镇均昌村吹子岗的老家。罗文华眼睛闪着泪光说,大哥一生没娶妻,自己的妻子也在儿子未满周岁时离家出走了,亲人只有儿子和哥哥,弟弟不照顾哥哥,谁来照顾他?
2017年,回老家的路修通了水泥路,来回路缩短至18公里。有人疑惑他为何不骑摩托车去呢?罗文华有些无奈,解释说自己年纪大了,担心学不会,也不敢驾驶摩托车。“修好了水泥路,路是好走一些了。”不过,夏天酷暑时,道路晒得发烫,走路并不轻松。
罗文华患有高血压病,身上总是带着降压药。去年8月的一天,他早上8时出发,在离老家还有3公里的山岭上,天下起大雨,此时,他突感头晕目眩,连站也站不稳了,他知道是高血压病犯了,他赶紧掏出药,但发现忘记带水了,周边又没有山泉水……病情严重,四顾无援,罗文华于是将雨伞倒放地上收集雨水,然后手捧雨水将药吞下,任凭身体让雨水淋成落汤鸡……6年前还有一次,当时村道还没铺上水泥硬化路,道路很滑,他下山岭时滑倒了,掉进一个荆棘丛里,脸上和手脚被刺伤了,他用手挣脱了荆棘,忍着伤痛继续赶路。
“我不能倒下,哥哥还要我照顾。”正是这样一个念头,支撑着罗文华的脚步。1年多的时间里,罗文华穿破了3双解放鞋,一双双解放鞋见证了他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
去年7月的一天,哥哥的哮喘病犯得厉害,罗文华背起他就往镇上赶,夏天的太阳太猛烈了,道路也晒得发烫,背了3公里左右的路程,他感觉头晕眼花,他知道没法继续背了,于是打电话给村里的一个年轻人,请求其开摩托车将他们送去镇医院。摩托车载着他们继续前行,大哥很难坐稳,罗文华就双手抱着他,累得实在不行就歇一歇,6公里的路,摩托车走了近一个小时。看到哥哥就诊服药后消除了痛苦,罗文华也累瘫了,脸上却泛起松了一口气的笑容。
悉心照料,风雨无阻
每天,罗文华一般早上5时起床,洗漱完毕就去肉行买上半斤猪肉,然后开始徒步回老家照料哥哥。
六年前,每天步行20公里回老家照顾哥哥,那时身体还算硬朗,而今,随着花甲年纪的来临,罗文华步行显得困难了,经常膝盖隐隐作痛,总要歇上一阵子才能继续赶路。为了哥哥,他的脸晒成了古铜色,但他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自己走得动,就会一如既往的照顾哥哥。
笔者与罗文华一同体验从大隆街到吹子岗的路,需要翻过7座山岭,每一座山岭爬上山巅之后,又走到山谷,坡陡难走。
来到吹子岗,罗文华首先给哥哥熬粥,然后去菜地摘青菜,罗文华为哥哥种了2分地的青菜,方便随需随摘。煮好了,端一碗粥和一碗菜放到病榻前的小桌子上,将哥哥扶起方便他自行进食。趁哥哥进食的间隙,他拿起农具到院子里清理杂草和打扫卫生。一般上午10时哥哥进完食,等到下午2时许,则准备给他做晚饭,等哥哥吃完了时间已接近下午3时了,然后舀水给哥哥洗澡。
哥哥患有痛风和哮喘,不能独自洗澡,全靠弟弟的帮忙。夏秋时节,罗文华会更忙,要利用给哥哥做饭的间隙上山割100多株松树脂,以增加收入。罗文华说,10年前,自己的体力还算好,每天割六七百株种得较分散的松树脂,还可以扛得住,而今,割100多株生长比较密集的松树就气喘吁吁了,年纪日渐衰老,力不从心了。
罗文华每天都会与哥哥聊聊外面的世界,说说知道的新鲜事,让哥哥减轻病情痛苦。
哥哥住的瓦房只有10平方米,椽子有点腐朽了,罗文华想给哥哥盖个面积不大的危改房,所以,他积极地向均昌村委主任罗华和驻村干部了解具体申办要求,对此,村委表示,如果符合政策,一定会让罗志华住上安全舒适的危改房。
新闻推荐
本报岑溪讯“奶奶年迈,父亲过世了,弟弟还在读书。在这困难时刻,党委和政府的资助款1500元,暂解我的燃眉之急。”2月15日,建档...
岑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岑溪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