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超通讯员陈可夫
12月13日,在苍梧县六堡镇合口码头,一棵大樟树枝繁叶茂,树叶迎风发出“沙沙”声,似乎在述说着茶船古道曾经的繁荣。如今,六堡河里的尖头船和竹筏已难见到,而六堡镇的茶园基地却愈发青翠了,六堡茶的出海通道在现代交通条件下更加便捷。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背景下,数百年历史的茶船古道再次焕发生机活力,开启了六堡茶行销全球的美妙旅程。
茶船古道再起航
在梧州市六堡茶文化展示馆内,一排岭南风情的骑楼环馆而建。骑楼下,一张张图片、一组组工具展示我国黑茶的历史、工艺,带人们走进并沉浸于这段深厚的茶历史文化中。(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幅茶船古道的地图。茶色氤氲中,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娓娓道出一段历史。
六堡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种微生物发酵黑茶工艺考究,要通过初制沤堆、复制冷发酵及凉制陈化等多道工序,以红、浓、醇、陈“四绝”著称,耐于存放,非常适合长距离运输。
进入晚清之后,中国社会动荡,大批华工下南洋谋生,其中大多为岭南地区人士,六堡茶随之漂洋过海。自此,一条起于六堡镇,沿六堡河经东安江、贺江再入西江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繁忙起来。《广西通志稿》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随着水运没落、战争等因素影响,这条通江达海远至南洋和欧美的茶船古道逐渐沉寂。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承载缕缕茶香的茶船古道仿佛从尘封的历史中复活。六堡茶的运输方式改变了,但通道依然复制当年轨迹——从苍梧起航抵东南亚各地,直至行销全球。
六堡黑茶“一叶风行”
“2013年开始,东南亚传统市场强势回归,目前我们公司的出口额每年有七八百万元。”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青镇高兴地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企业积极“走出去”,除了传统的东南亚国家,还远赴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参展,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梧州六堡茶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茂圣茶业公司是梧州六堡茶行销海外的一个缩影,在梧州市政府的引导下,梧州六堡茶正以“黑马”姿态迅速走上世界舞台。
去年12月,梧州成立国有控股的广西梧州六堡茶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梧州积极谋划六堡茶重新“走出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上,六堡茶产品先后多次获得金奖及“茶王”最高奖。
通过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树立品牌形象等措施,梧州六堡茶加速了海外进军的步伐,于今年3月启动了“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巡展,梧州参展的5家企业与各国茶商共签约9700万元。
茶船古道重获新生,六堡茶的出海通道越来顺畅。以出口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例,旧时茶船古道需要几个月时间,如今只要一个星期左右。
一片茶叶促发展
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的原产地,海拔近千米,远离工业区,茶树漫山遍野。六堡镇2.6万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六堡茶是他们的“命根子”。
茶船古道复兴,梧州立志于将六堡茶打造为该市的百亿元产业。据介绍,2017年1-11月,梧州六堡茶产量超过1.2万吨,同比增长9%以上;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8%。
为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梧州市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等。
有了政策扶持,社会资本也向梧州聚集。2016年9月,梧州市茶产业办公室与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签署《关于六堡茶产业发展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金总规模5亿元。
“除了巩固传统市场,我们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该市茶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将尽快打开“线上”营销渠道,建立完善六堡茶官方网站,与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好网上销售和服务工作。
新闻推荐
马睿(绵阳)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唐代的顶峰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时,大唐国威浩荡,声名远播,而唐朝历代帝王又高度重视与周边邻邦的关系,从而使盛唐风采远驰域外。在与大唐交往的诸多国家中,最为积极的非...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