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东大酒家是最气派的酒家。 (资料图)大中路在民国时期书局林立。
33 【中华民国】
采写:本报记者 罗丽思
摄影:本报记者 麦朝枢 (除署名外)
悠悠岁月,百年商埠梧州,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翻开梧州历史的记忆,触摸它的变迁足音,可以发现,往昔的梧州,先有道,后有街;先有街,后有路;先有路,后有城;先有城,后有市。就在这变迁中,梧州城的一街一巷,皆是回忆。众多梧州市民耳熟能详的街名,恰如一个个文化符号,铺垫出与梧州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的历史足迹。
A 拆城填河修马路 现代格局商业聚
《梧州文化》记载,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30日,梧州发生一场大火灾,焚毁铺屋4709间,于是梧州商埠局决定拆城墙、建马路,提出“拆城筑路,挖山填塘”,将梧州古城的五座城门及城墙全部拆除,用墙砖筑地下水渠,铺砌街道马路。在原城墙基及水塘上建成北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等30多条街道。据记载,1925年至1929年,陆续建成的有大南路、五坊路、南环路、大中路等32段,其后建成的有北环路等8段。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梧州成为广西第一个省辖市。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梧州市区面积达36.8平方公里,成为广西最繁华的口岸和商埠。
拆城墙修马路,在广西数梧州最早,而这与新桂系军阀的崛起有关。《梧州史话》中《梧州拆城修马路》一文中述载:新桂系头子黄绍竑一夺得梧州后,便把这里作为摇钱树加以经营。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一场大火,改变了这一格局。这场火灾,从珠投岭烧到维新街,焚毁铺屋4709间,灾民达5000多人,是民国以来广西发生的最大一场火灾。
据记载,原先的梧州古城,到清末民初还是个“周八百六十丈”的小城,共五座城门,俗称小南门、大南门、东门、北门、西门。城内分属十二社,主要是官署衙门,有府署、县署、协台、试院。街道砖砌狭窄,有塘基街、考棚街、马王街等。城外分属十一坊,自咸丰以后逐渐成为商业之区,护城河也淤塞用来建了民房,即牛皮巷、四方井等小街巷。这样的古城结构,并不利于进一步发展现代工商业。
在灾后重建之时,黄绍竑趁机成立商埠局。考虑到梧州竹木屋甚多,且街道狭窄,施救不便,商埠局便提出全面规划,分期施工,先拆旧城墙,再建排水渠,后修筑马路。于是,护城河被填平,城内外就此连通,五座城门和古城墙也被拆除,墙砖被用于筑地下水渠、铺砌街道马路。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介绍,当时开始拆大南门时,市民多持观望态度,因此只得出动工兵先将九坊街口的凤仪楼拆除,然后全面拆除城墙,修建水渠共16条,工程较大的是大南路大渠和塘基街大渠。修渠后,仿照广州的街道建筑,建马路,两旁兴建骑楼。
“这其中,因古城墙而得名的街道就有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大南路、小南路等。”陈金源说,沿南城墙走向的是南环路,南门外的大南门外十字街改为大南路,小南门外的十字街改为小南路,西门城基变为西环街,北面旧城墙环绕走向之路则称为北环路。1952年,西环街与维新街合并,成为如今的民主路,维新街称维新里。东环路则改为文化路。“直到1988年,梧州五中至新兴二路旧塑料厂新建了大道,命名为西环路,于是西环路便从河东‘跑到\’河西。”
基于梧州千年古城厚重的底蕴,这些因古城墙而得名的街道也别具风采。如今的南环路,就是当时梧州城最繁华的马路,今日仍能看到昔日风华。《梧州街巷寻踪》记载,拆城后,南环路从桂江一桥头起,至今东信大楼止,路宽24米,是当时最直最长的马路,加上位于市中心地带,人气最旺、铺位最靓,众商家看准这一特点,因此纷纷选铺经商,且多是名商、老字号。民国时期,这里集中了当时最为有名的茶楼、戏院,如金陵酒家、杏花楼、南华酒家、金轮酒家、四强酒家以及新光电影院、南华大戏院、南环电影院、昇平大戏院等。其中南华酒家(今大东大酒家)和金轮大酒家(今和平路口)是当时最气派的酒家,每天顾客盈门,各行业老板均以到这两店吃饭饮茶为荣,粤剧名伶罗品超、新马师曾还曾在南华酒家演出。而当时最为有名的昇平大戏院(今旧粤剧团处),则是外地来梧演出的大老倌、名伶的首选,广东薛觉先、白驹荣都曾在这里演出。
B 文化路书院甚盛 大中路书局林立
拆城修路,凝聚的不仅是商业繁华的人气,还有浓郁的书香气。历史上曾是两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梧州,历朝历代先后兴建过众多学宫、书院等文化教育场馆,一些街道也成为文化馆所集中之地。
拆城墙后,位于梧州城东的东环路,就因该地段过去书院学堂兴盛,文化集中,于1953年更名为文化路。史料中有一说法是这里地势高,向阳、光线足,是读书的绝佳地点,因此历代文人学士喜欢在此设立书院,学风甚盛。相传明清期间,这里设立的书院就有十家之多,而当时最负盛名的,就是现文化路小学处,于清康熙年间所建的茶山书院,后改为回澜书院。清雍正年间,又成为传经书院,因此这里的地名也曾称作“文化路传经里”。
除古代书院兴盛,这段路还有不少文化亮点。《梧州文化》记载,1896年,在传经书院旧址创办了中西学堂,这是广西最早建立的一间中学,后这里又办起苍梧师范讲习所、苍梧城厢公立初级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离现今文化路东三巷6号300步处,曾是汉代驿道的驿站,由此通往京师,为梧州府门驿,称为东驿。据《汉宫》记载,从梧州至京师的驿道为全国最长,“苍梧郡广信刺史治,去洛阳九千里”,当时可称为“天下第一驿道”,而文化路当时就位于这条天下第一驿道的开始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路还是梧州人们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在此开设的儿童游乐场,留下了好几代梧州孩子的欢乐童年回忆。
有着浓厚文化氛围与沉淀的,还有大中路。过去,该路段下段原称塘基街,上段旧称考棚街。民国十八年(1929年)扩建马路后,改称大中上、下街,因位处城区中心,又是较大的路,故1953年统称大中路。这里,不仅有曾被称为“广西第一巨厦”的广西银行旧址,还有清代同治年间梁廷栋的“太史第”原址。过去有名的中西学堂、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梧州女子中学即如今的梧州三中,亦落户大中路西北角,先后培育出李济深、陈漫远、李素秋等社会精英。
在昔日梧州众多的街道中,大中路还几乎汇集了全市的书店。《梧州文化》记载,从民国十四年起至解放初期,先后在这里设立的书店有24家之多。诸如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以及专营石印线装书的上海广益书局、锦章书局、会文堂书局等,均在此设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此外,这里还有大华书店、建国书店、良友书店、大中书店等知名书店,以及广明新、更生、中书阁、杨桂和等文具店。
民国时期,《梧州民国日报》、《广西学生日报》、《战报》、《中山日报》(梧州版)、《新民报》、《大公报》、《新中报》、《民众日报》、《新广西日报》等多家报社,均落户大中路,多如雪花纷飞般的新闻消息,从这里向外界传播。
C 行政集中和平路 弃旧图新称维新
作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明成化五年(1469年),总督韩雍开府梧州,由此彰显出梧州作为当时两广政治中心的斐然地位。而梧州的一些老街道,也与梧州独特的政治、军事地位有着密切联系。
从明朝至21世纪初,二街合一、状如“T”形的和平路一直是梧州的政治中心。《梧州文化》记载,明清年间,和平路是梧州的府县政治中心,其南北走向段(六一幼儿园门前段)称为府前路,民国时称府巷,如今梧州市第二幼儿园一带,就曾是梧州府署衙门所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府巷被改称为博爱街。而和平路东西走向段则先后称道前街、县前街、西门大街,后在民国二十五年改称为大西街,从前的县署衙门就在市委旧址。1953年,博爱街与大西街合并,和平路由此而来。
陈艳明、陈清所撰写的《和平路》一文中提到,1921年、1922年,孙中山驻节梧州,指导辛亥革命,均从旧西门口码头上岸,行经今和平路进入市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梧州救灾善后委员会还在该路段旧蔬菜公司大门口位置挖建了一个救火储水的大水池,在当年没有自来水和机械救火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应急救火的办法。
1950年至2006年间,和平路依然是梧州市相对集中的行政区域,中共梧州市委员会、梧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梧州市政协都曾在该路段设办公地点。1993年,市政府先期迁到河西新楼办公后,2006年,市委、市人大、市纪委、市政协也迁到如今新兴三路的市联合办公大楼。
而与和平路相隔一个路口,距离仅百步之遥的民主路原为西门城基,曾是明清两朝梧州府衙驻地,府衙就设在现今的维新里19号。陈金源提到,1978年6月,在这里曾挖掘出一只长2米、高1.7米,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5年)雕刻的红粉石狮子,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清嘉庆七年(1802年)布告石碑“奉宪禁革平桂倒扒船杂差”,这些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曾是梧州府衙所在地。
据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设关开埠,梧州四大富商之一的吕缉堂等巨商在梧州府衙旌旗牌坊附近购地建了一些住宅,其开办的合益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梧州商埠的大公司,故以合益公司之名,称这条街为“合益街”。以后,随着府衙拆迁,梧州官商纷纷在此购地建邸和商铺,于是成为梧州新的街市。清宣统三年(1911年),梧州在两广率先宣布独立。为庆祝胜利,“合益街”改称为“维新街”,取“弃旧图新”之意。
1951年,维新街与原来的西环街合并,总称民主路,维新街就叫维新里。1928年,在中共梧州地委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就在维新里东一巷五号三楼。古色古朴的维新里独具一格,用“石线”(麻花大石)来铺设街道。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后,梧州当局唯恐日军溯西江而上,征用这条街的铺路石块及各种铁闸,投入西江水域,以阻止日军兵船入侵梧州。
陈金源介绍,1951年,梧州开展民主改革,并在1953年重新命名了一批新地名,以纪念民主改革的重大成就。如,和平路意为“热爱和平”,民主路带有“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建设路则取“建设社会主义”之意。建设路兴仁巷4号,是1926年中共梧州地委机关所在地,在这里诞生了广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现建有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
D 近水顺势铸辉煌 商铺林立商贸兴
桂江、浔江和西江这条“黄金水道”,铸造梧州逾两千年的辉煌,贸易的发展,使梧州一度成为广西的富庶之地,也为九坊路、南堤路、五坊路、四坊路等一众街道增添无数精彩。
明初,梧州的行政区划是以厢、坊、乡分辖,民居为坊,一坊为三十户。到清仍用明制,同治十二年(1837年),梧州城外街市小巷之一的石巷和城外24社中的福安社、福德社便是如今的九坊路。在拆城墙建马路时,为纪念此段路原来的九个坊而取名九坊街。
靠近桂江的地理优势,使得这一带船运交通方便,利于货物进出,为这里带来贸易的繁荣。《梧州街巷寻踪》一书中,岑浩明撰写的《九坊路》一文记录下这条梧州商业贸易最繁华街道曾经的辉煌。明代,梧州工业的冶炼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九坊街可见端倪。成化七年,总督韩雍在九坊街对开河面造桂江浮桥,其中就用生铁铸4条铁柱。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坊街已经出现代客买卖货物,索酬行佣的经纪业“平码行”。清末、民国年间达鼎盛时期,“平码行”达100多家,银钱业商号达16家,土产、百货、布匹、丝绸、五金、交电、化工和照相器材等行业商铺布满整条九坊街。
九坊街的贸易繁荣,也造就了商贾无数。诸如光绪年间,广东鹤山一贫民梁颂唐来梧州打工谋生,后陆续开设均隆、福隆、慎隆等银铺,成了广西最大的富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广州李裕兴商号在九坊街开了个前店后厂的织作坊,开创了梧州第一家织袜工场,日产袜100余双。梧州解放前夕,在九坊街经营五金交电化工和照相器材的行业有兴隆、梧兴行、祥兴、荣泰、建成、仁泰、永德、和益、美记、天兴、义成、大陆行、永生行、永隆、明记、宝兴等商号。1949年12月,刚刚解放的梧州,就迎来了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广西省梧州市贸易公司在九坊街成立,开创了梧州国营商业的历史新篇章。
被称为“百年商街”的南堤路在那时也是一派商市繁闹。南堤路前身就是梧州人熟悉的“沙街”,《苍梧县志》记载,沙街是城外街市,因地处西江北岸边的长沙滩,所以又称长沙街。明清至民国时期,广西内外的交通运输只有水路可通,而梧州又是广西进出口和水上交通的东大门。因此在当时的梧州,越靠近江河岸边,商业越兴旺发达。而沙街上边是桂、浔交汇处,下边紧靠西江河新西码头,进出口运输方便,又是各地商贾、旅客进出梧州营商必经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一片商业繁华。
《梧州文化》记载,1897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沙街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当时沙街主要经营海咸杂货、土产油料等。民国初年,沙街渐成为进出口贸易一条街,海咸业就有42家,平码行出口大米每日达400至500万斤。至民国九年(1920年),梧州主要进出口贸易商在沙街就有17家。1935年,广西省出入口贸易处在沙街开张,这是梧州首家官办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沙街的贸易市场仍是桂东南以及广西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上游各埠商号均选择到此进货,尤其是咸鱼、海产品等。改革开放后,沙街的集市贸易渐趋兴旺,街道地层商铺林立,达100多个。后来两广市场建成后,沙街的大部分商铺转入两广市场经营,昔日热闹的街市渐归平静。
新闻推荐
“一片树叶”缘何“一叶风行”? ——广西梧州六堡茶供给侧改革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念、张周来、何伟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六堡茶曾经沿着一条“茶船古道”入江出海,大量销往南洋并引领当地茶文化风潮,前些年却一度趋于沉寂。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