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打柴沟镇庙儿沟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高原有机蔬菜,并试种大棚蔬菜,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种菜发“财"
本报记者张尚梅孙丽娟
见习记者张婷
庙儿沟是天祝县打柴沟镇最为偏僻的行政村,全村依山而居。前些年,除了靠天吃饭,村里人基本没啥来钱的路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近两年,村上一部分人的“腰包"突然就鼓了,村民张富祥就是先富了的那群人里的一员。
山上没矿,山下没厂,他们如何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踏着春天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这里一探究竟。走进庙儿沟村,村道旁一排日光温室里,村民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冬闲的概念,一年四季,种菜增收才是最重要的事。"张富祥笑着说。
“不改革不行了,外乡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我们村来。"庙儿沟村党支部书记徐红伟说,这几年村上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高原有机蔬菜,并搭建日光温室试种大棚蔬菜,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种大田难求利,天不下雨白种地。籽种垫本全白费,早出晚归尽受累。"张富祥说,村民自编的顺口溜道尽了庄稼人的艰辛。自己种了半辈子地,一年下来也没挣上几个钱,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09年,庙儿沟村推广种植高原有机蔬菜和日光温室,张富祥学科技、用科技,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总是带头引进、应用。他种植的蔬菜生长旺盛,收获期长、病害少、产量高、品质好,效益远远高于其他农户。
“冬季正是蔬菜价格好的时候,今年我的一茬西葫芦已经卖掉了,收入了8000元左右。再过十几天,又有一棚蔬菜可以上市了。"张富祥说。
在庙儿沟村,像张富祥一样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陆陆续续都脱贫摘帽过上了好日子。
靠天吃饭,技术落后,效益低下,收入不高,这是传统农业给人留下的印象。“张富祥以科技为先导,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夏天种植有机蔬菜,冬天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一条依靠蔬菜种植增收的脱贫致富路。"徐红伟说。
如今,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让庙儿沟村的传统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林永禄说:“过去啥也没有,缺吃少穿。现在,家里有座棚,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以菜生财、以菜聚财。用庙儿沟村村民自己的话说,“我们钱包鼓了,种菜积极性高了,脱贫致富的劲头更加高涨。"
暖阳下,大棚里绿色蔬菜生机盎然,散发着清香,村民们辛勤劳作,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新闻推荐
2月16日,记者在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成品叶片整齐摆放,防护设施配备齐全的工人正在加快生产。复工以来,该...
天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天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