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翟 丽
10月5日,清晨还不到6点,凉州区永昌镇校东村村民贾永英已早早起床了,洗漱完毕,给一家人做完早饭,6点40分,她换上橘色的工作服,把清扫工具放入电动垃圾车,推着车子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贾永英是校东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几个月前,40多岁的她跟环卫公司签了3年合同,成了一名乡村环卫工,每天骑着电动环卫车,巡查乡村道路两侧的环境卫生。村里主干道两侧,每隔一段地都摆放着垃圾桶,村民家中的垃圾全部倒在垃圾桶里。村里的环卫工人,每天定时开着垃圾清扫车,把沿途清扫到的垃圾全部集中到这些大型垃圾桶里,隔几天再由垃圾清运车运走。
进入10月,村民们都忙着收拾地里的庄稼。四五米宽的乡村道路上,三轮车、四轮车来回穿梭,但贾永英负责的区域内垃圾并不是很多。“现在村民的环卫意识提高了,不仅家里院落清扫得干净了,垃圾也不乱扔乱倒了,我们的工作好做了。”贾永英说。
上午9点,贾永英已将自己负责的3公里范围内的道路清扫了一遍。这时一位提着垃圾过来的村民说:“现在大家都不乱倒垃圾了,村里干净了,看着都舒服。”村民们说,环境好了,人活得才有精气神。过去村里脏乱差,那时经济条件不好,如今农村发展起来了,就要把生活也过得美美的,环境搞得美美的,美丽乡村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更美丽。
如今,在全市各乡镇,像贾永英一样骑着垃圾清运车、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乡村环卫工们,正在用她们的辛勤付出,扮靓着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尚梅9月27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开幕。记者走进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武威展馆,浓浓的“文...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