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收购三家民营公交公司
凉州城区公交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记者马开良)记者从凉州区获悉,目前该区已全部完成国有企业对海石、兴盛、德盛等三家民营公交企业间收购工作,城区公交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公交行业“国有主导、规模经营”的改革目标,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公交经营新格局。
公交改革中,该区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公交企业、员工和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交改革政策知晓率,引导积极配合和支持公交改革。同时,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法对海石、兴盛、德盛3家民营公交公司的262辆运营车辆、车载设备等资产进行评估。制定《凉州区城市公交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资产收购移交协议》,由市国资委审核把关,做好资产收购和移交准备工作。妥善安置从业人员,研究制定聘用方案,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优先聘用3家民营公交公司原有从业人员,符合安置条件的336人得到妥善安置。改革后,武威公交公司运营车辆达到378辆,运行线路达到20条259.6公里,实现武威城区主干道路公交全覆盖。现有公交车辆实行油改电,燃气车辆运营至经营期满更换,新增车辆全部更换为纯电动公交车。并且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识、统一颜色、统一排班、统一着装,做到干净整洁、正点发车、安全运营、优质服务,树立凉州公交新形象,使武威公交成为打造武威文化旅游名市的一张新名片。同时,加快公交车停靠站点、港湾、首尾站场建设,在武威公交公司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实现对武威城区公交车辆运行情况的全程监管、运力调配、应急事故处置、违规违章查询等功能。
新闻推荐
履职能话城建——市政协委员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视察议政侧记本报记者赵广军马开良视察和议政是政协履行职能、协商议政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政协委员服务大局、建言献策的有效途径。9月4日、5日,市...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