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孝忠
从未想过,自己距离沙漠的直线距离竟是如此之近,近得连呼吸里都充满了沙尘的味道,夹杂着不安与无奈。
三月的南方早已是莺歌燕舞,花红柳绿。而河西走廊的第一站——武威,此时此刻进入了大规模的植树压沙活动。三月的沙尘暴也给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月初,传统的“年”还有个尾巴,义务压沙活动却已经开展。从单位到压沙点,二三十公里路,不远也不近,但由于要深入沙漠腹地,至少得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进沙海的路有十公里,说是路,却全是沙,沙漠中的黄沙干净而松软,乘坐的皮卡车稍有不慎就陷入了沙窝,人推一番后才能重新上路。
沙海中的路,是一条要新建的路,两旁的沙丘前些天看起来还有装载机挖掘过的痕迹,但短短几天就消失在了沙漠的风中。
第一次对沙漠有深刻的印象,是我在海子滩镇的东新村,这里是我们的双联村。去年的9月,雨后的沙漠别有一番风味,稀疏的沙生植物拼命汲取着大自然的恩赐,儿时课本里的火烧云是那么亲切。沙漠的星空让人浮想联翩,浩瀚、神秘、安静,使人暂时忘却了烦恼。
义务压沙似乎成为每年的保留项目。在压沙现场,聚集起来的人们给这个没有人烟的沙海带来了生机,男女老幼,三五聚集,各占一方扎方草格。扎了一面沙坡的方草格,头发里、衣服里全都是沙子。但是方草格在沙坡上、沙窝里,沿着沙路两旁连成一片,颇为壮观。
回去的路上,沿途都有历年来压沙作业的痕迹,方草格还在,只是压沙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沙生植被沿着方草格向沙漠延伸。在沙漠的边缘,连片的新农村正在建设,沙海中的路也逐渐被沥青路面取代。穹顶之下,我们正在共建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 古浪公路管理段)
新闻推荐
本报张掖讯(记者张栎)4月27日,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在张掖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河西五市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旅游联盟章程》,由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