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富民兴陇的有力建设者”
——2013年全省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综述之二
“两联系、两促进”行动中检察干警走访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景涛 弓娜
“要始终重视服务大局,做富民兴陇的有力建设者!”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省检察院调研时,对全省检察机关立足职能、服务大局提出了殷切希望。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特别是注重发挥反贪污贿赂工作直接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优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服务重点,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2013年年初,省检察院决定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年”活动,并在活动开展半年后,为进一步强化保护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深度,将活动予以升级加强,与省发改委联手开展为期两年的“联系企业、联系项目,促进廉洁、促进发展”专项行动,组织全省检察机关与各地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一一对接,通过设立的789个检察服务室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办实事、打击涉企犯罪等服务。
全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积极响应省检察院党组号召,以极大的热情、有力的措施积极参与专项行动,通过办案、预防、保护等多种手段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白银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坚决克服就案办案、孤立办案、机械执法,建立了查办涉企案件影响评估机制,在具体办案中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有利于企业项目建设的案件坚决查办,不利于企业项目发展的案件慎办、缓办,决不能因为执法办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兰州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针对举报人动机复杂、举报线索真假难辨的问题,高度重视举报线索甄别工作,在充分使用真实举报线索、查处腐败犯罪的同时,注重仔细审查分析判断虚假举报,确保无辜企业家不受刑事追究。一年来,先后为4名被错告诬告的企业经营人员澄清了是非,使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事创业。
同时也有一批批像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任某某、国营山丹农场场长张某某、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部矿冶公司装备工程部主任高某某等这样损害企业项目利益的企业内部“蛀虫”、外部“害虫”相继被揪出,受到法律制裁。
“检察机关通过查办案件,支持创业者,善待改革者,打击侵害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创业不闯灯,干事不出事,吃苦不吃亏,流汗不流泪。”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服务大局,就是要通过惩治腐败犯罪化解矛盾纠纷,让经济建设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进行。
2000年以来,兰州市七里河区郑家庄新社区群众少则十余人多则数十人因社区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社区干部损公肥私、以权谋利等问题持续上访,甚至多次赴省、进京上访,给该区的维稳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去年4月以来,事态愈演愈烈,矛盾进一步升级。为了平息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兰州市七里河区检察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彻查该社区群众反映的腐败问题,迅速组织反贪干警进行调查,经连续作战30余天,将群众反映的涉嫌经济问题的社区党支部书记郑某某、主任郑某某等9名社区工作人员立案查处,化解了干群之间14年的矛盾与积怨,受到了区委、政府与群众的充分肯定与赞誉。
武威市6.6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投资高达60.51亿元,是武威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去年以来,部分群众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住房分配不公等问题。武威市检察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会同住建部门对6.6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违规分房问题后,及时督促相关部门收回违规分配的保障性住房8套,取消为不符合条件的19人发放的保障性住房实物配套补贴,平息了群众的不满情绪,将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3年,对于像上述这样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矛盾,全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都能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充分发挥执法办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严厉打击社会矛盾背后的贪污贿赂犯罪,在社会保障、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点领域查办贪污贿赂犯罪 246件,为化解矛盾纠纷、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快速增长去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本报兰州讯(记者严存义)兰州海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努力促进甘肃省对外开放和外贸增长,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