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义成
凉州4月,春光无限,走进武威农村广袤的田间远眺,一株株穿着纸袋“外衣”的果苗随风轻摆,风吹纸袋传来的“沙沙”声,犹如悦耳的音乐……
近日,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小果园村一组村民王菊英正给新植的黄冠梨树苗套纸袋。“这几天气温高,新树苗发芽要等10多天,我们担心树苗被太阳晒坏,这不,镇干部就送来了纸袋。”王菊英很开心。
今春,凉州区在去年发展27.1万亩特色林果业的基础上,围绕“一轴、一区、一河、六线”区域,集中连片栽植黄冠梨、枸杞、核桃、红枣等特色林果业12.7万亩。为保证质量,凉州区从把好苗木源头关入手,从苗木的修根、浸根到幼树的修剪拉枝,从水、肥、农药的科学配比到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都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认真指导群众实施。
“果苗定植后,群众担心春季的风沙和霜寒会影响幼树的成活。”凉州区林技中心主任徐生福说,“林技人员发明了‘保温服\’,让新植果苗穿上‘外衣\’。” 徐生福指着王菊英地头的一棵幼树介绍:先给幼树套上分布有透气孔的塑料袋,然后在塑料袋外面套一个纸袋。“塑料袋起保温、保湿和防风的作用;纸袋遮阳,可避免阳光灼伤枝芽,保证幼树安全度过春季抽梢期。”
12.7万亩800万株果苗,需要800万个塑料袋和800万个纸袋。乡镇干部一合计:“塑料袋成本低,我们就定做;纸袋定做成本高,我们就帮群众糊。”于是,全区2000多名乡镇和林业干部主动参与到折叠报纸套袋的工作中。他们把能找到的废旧报纸全找来,白天在地头和群众一起套袋,晚上动员家人一起粘折,短短一周,就粘折了800万个纸袋。“虽然10个手指都被胶水和铅字染成了黑色,几天都洗不掉,但这是群众需要的,大家心里都很乐意。”双城镇镇长王毅笑着说。
武威市委常委、凉州区委书记李世英对记者说,群众的需要无小事,群众想的,就是我们干部要做的。
新闻推荐
本报武威讯(记者徐俊勇)2013年5月7日,武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某,追回34名农民工劳动报酬12.7万元,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4月16日,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