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武威 今日古浪 今日民勤 今日天祝
地方网 > 甘肃 > 武威市 > 今日民勤 > 正文

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 民勤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甘肃日报 2019-09-06 06:01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通讯员 姜新文

初秋时节,位于民勤县北部的青土湖内,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一望无际的水域泛着层层波光,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新中国成立初期,其水域面积仍有70平方公里,至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自此,青土湖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从有水到无水再到有水,青土湖的历史变迁,无疑是一面折射民勤生态变迁最清晰的镜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民勤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1950年春天,民勤县召开全民防沙治沙万人誓师动员大会,由此拉开了长达60多年抗击风沙的帷幕。

69年来,民勤走过了“防沙治沙”到“进沙用沙”的漫长历程。如今,依托“生态美”这一核心与底线,民勤正驶向“百姓富”的发展快车道。

守护家园,战胜“沙魔”

“三趟路口三趟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园夕沙压,流离失所奔天涯”,曾是民勤县薛百镇宋和村的真实写照。

“因为风沙危害严重,一亩地打下的粮食,装不满一条60公斤的驼毛口袋,全家人一年的收入,买不起一件条绒衣裳。一方土地难养一方人,村里很多人都携儿带女,远走他乡。” 在全国劳模石述柱老人的记忆里,风沙曾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不尽的灾难。

当时,只有19岁的石述柱主动联络宋和村的部分青年,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队伍,开进村东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自此,不甘屈服的宋和人和风沙“较上了劲”。

插风墙、埋沙障、挖树坑、栽树苗……那时,埋压黏土沙障是最实用的压沙方法。然而,看似很简单的事,却困难重重。“大家用木轱辘大车从一里外的地方把黏土拉到沙窝前,再用筐子、抬笆一步一挪,运到沙窝上堆成土埂。有人胳膊压肿了,有人肩膀压烂了,但活却未停过。”石述柱回忆说。

(转9版)

新闻推荐

民勤 减文减会提效能

本报民勤讯通讯员姜新文今年,民勤县坚持从规范领导活动入手,从推动精文简会破题,从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立规,删繁就简、革除积弊...

民勤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勤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蜜瓜换树苗!2019-08-14 05:07
猜你喜欢:
评论:(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 民勤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