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武威 今日古浪 今日民勤 今日天祝
地方网 > 甘肃 > 武威市 > 今日民勤 > 正文

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 ——民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甘肃农民报 2019-08-27 00: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姜新文

初秋时节,位于民勤县北部的青土湖内,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一望无际的水域泛着层层波光,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解放初期,水域面积仍有70平方公里,至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青土湖的历史变迁,无疑是一面折射民勤生态最清晰的镜子。

从卫星地图上俯瞰民勤,它的形状就像一把绿色的楔子,紧紧镶嵌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阻隔着两大沙漠的合拢。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民勤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1950年春天,民勤县召开全民防沙治沙万人誓师动员大会,由此拉开了长达60多年抗击风沙的帷幕。

19岁的石述柱主动联络宋和村的部分青年,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队伍,开进村东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

插风墙、埋沙障、挖树坑、栽树苗……在那个时代,埋压黏土沙障治沙是最实用的压沙方法。“大家用木轱辘大车从一里外的地方把粘土拉到沙窝前,再用筐子、抬笆一步一挪,运到沙窝上堆成土埂。有人胳膊压肿了,有人肩膀压烂了,但干活却没有停过。”石述柱回忆说。

大炕沿农业合作社、铁姑娘治沙队、薛万祥、杨可畅、石述柱、邱佳美……在防沙治沙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

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民勤人民的一个缩影。在民勤,防沙治沙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压沙造林也是每个干部群众的“必修课”,每个民勤人都是风沙一线的坚强“斗士”!

传统方式治沙因害设防,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规模小、力量散等弊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工程治沙”成为民勤县防沙固沙的最主要途径,“零敲碎打”式的治沙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老虎口”,曾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地名。“狂风四起,飞沙滚石,虎口怒吼,大地昏暗。以前,老虎口的每一次发威,都给村民带来不同程度的灾害。”大滩镇上泉村党支部书记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从2008年开始,民勤县启动实施了老虎口治沙工程,先后完成工程压沙造林10万亩。(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山河壮美,如意甘肃

在共和国的版图上,甘肃宛若一柄壮美的如意。身处祖国大西北,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历史上的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都从甘肃走过。...

民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勤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花经济激活花产业2019-08-20 14:54
猜你喜欢:
评论:(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 ——民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