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新闻 古浪新闻 民勤新闻 天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武威市 > 民勤新闻 > 正文

规模种植增效益

来源:武威日报 2018-11-09 21: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瑾见习记者翟丽

2017年4月初,合胜家庭农场起建,仅用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家庭农场内22座日光温室产出的效益,让负责人汪正军从年收入几十万元一跃至近150万元,并获得了甘肃省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荣誉。

汪正军的家庭农场位于民勤县重兴镇扎子沟村。2018年11月7日清晨,寒风料峭,汪正军紧了紧衣服领口,拿起工具便走进了大棚。“我原来干的是建筑行业,一年到头没停歇,勉强挣个十几万元。"提起为何要办家庭农场,今年51岁的汪正军说:“要不是政策的支持和家人的鼓励,我哪能有现在的发展。"

家庭农场是什么,一开始汪正军还真不清楚。通过乡镇工作人员的帮助,在了解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之后,汪正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马不停蹄地开始建棚种植蔬菜。没想到,正是这样的尝试,让他的钱袋子一下子鼓了起来。

如今,汪正军的22座日光温室内分别种植了西红柿、辣椒、茄子、人参果,夫妻俩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我长年雇佣的农民有19人,农忙时还需要从附近的村子里请40多人来帮忙,每天他们能收入近100元。"汪正军说,农场不仅能解决农村耕地无人种的局面,还能帮助农民增收。

走进辣椒棚,一排排辣椒整齐排列着,绿意盎然的景象尽收眼底;在茄子棚里,紫色的茄子挂满了枝条。“目前,22座日光温室每年可以收入上百万元,还有110亩地专门种植制干辣椒,能收入40多万元,并带动村里的几十户村民增收致富。"汪正军说:“像扎子沟村的章军园和包玉萍夫妇,以前在家务农,每年也就收入两三万元,现在他们在农场打工,年收入达7万多元。"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汪正军通过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精选、精包装,送往武威各大超市,价格也翻了几番。汪正军介绍说:“农场的宗旨就是种出两公顷的地,打出三公顷的粮,卖出五公顷的价钱,这样就可解决农业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今后,我还打算发展散养鸡和采摘园,把农场打造成一个田园综合体,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汪正军说。

新闻推荐

武威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

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本报讯(记者张志华)11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规委会主任周伟主持召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5...

民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勤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废旧木料变木炭2018-10-16 22:38
评论:(规模种植增效益)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