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保稳定 稳定和谐促发展
——武威市综治维稳工作综述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武威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不拘一格用人才、无中生有抓项目”的发展理念,稳定、改革、发展,三位一体,互为因果,深入改革添活力,依靠项目抓发展,抓好发展保稳定,保持稳定促发展,使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和谐、经济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升、民生有效改善。
武威社会稳定和谐,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四年来,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4.5%、35%、20%、26%、16%、17%。
武威市广大干部群众说,近四年来是武威社会稳定和谐、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百姓受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武威市委始终把综治、维稳和执法监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同步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做好宏观决策、统筹安排的同时,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问题,亲自督办处理。市委书记火荣贵定期不定期接待上访群众,主持解决带有普遍性的涉众性问题,注重解决个案疑难问题,经常赴天祝藏区、古浪贫困地区以及“下山入川”群众中间开展调研督查,指导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市长李志勋多次主持召开涉及民生、困难群体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协调会议,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市上分管领导和区县、部门主要领导定期接待上访群众、及时批转信访函件、亲自督办涉众事件。市、区(县)各级调整充实综治、维稳工作机构,增设内部科室,增加人员编制,解决办公设备,明细相关责任和要求。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大平安”的理念,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区(县)进一步加大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经费投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为了确保责任落实,市上将干部履职情况作为提拔使用和表彰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对2012年度综治维稳工作成绩突出的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和10个成员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
中央、省上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武威市委常委会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武威建设的意见》,提出平安武威建设工作目标,着力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处置工作体系建设、“严打”整治工作体系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建设、法治武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平安拓展工程、平安提升工程、平安示范工程、平安项目工程,全力推进天祝藏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努力从高起点、高水平上全面深化平安武威建设。
武威市从创新理念、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修订完善矛盾纠纷分级预警、分类梳理、分流调处和挂牌督办等机制,坚持市级领导干部和“三长”定期接访制度,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569个,人民调解员达到9631人。加大排查化解力度,市、区(县)分级部署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集中交办(督办)重点信访案件。去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社会重大矛盾47件、化解47件;省上挂牌督办的4件和市上挂牌督办的5件重大社会矛盾,全部有效化解;排查一般社会矛盾纠纷13861起,化解13636件,化解率达到98.38%。
武威市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动态信息化条件下全方位治安防控能力,整合巡逻力量,配备巡防车辆,健全联防联动机制,加大点上守控、线上巡防和面上联控力度。去年,全市共投入技防建设资金2479万元,自建视频监控系统9787台(套)、其他报警装置12.4万个,重点、要害部位技防安装率达100%,乡镇(街道)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农户技防安装总数达15.8万户,覆盖率51%。狠抓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先后16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整改乱点,确保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良好。在校园周边重点部位和内部安装视频探头2747个,设立治安岗37个,选派法制辅导员120名,专兼职保安(门卫)592名。强化文化市场服务管理,查处违规经营场所145家,停业整顿5家、搬迁1家、取缔3家。
武威市严格对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逐项狠抓落实。大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成市县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5个,乡镇(街道)服务管理中心103个,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1010个,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运行规范。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市所有社区、“下山入川”移民点全部实行了网格化管理。社区服务管理专职人数达942人,实现网格化管理村503个、社区70个。全面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建成“武威长安网”,实现与中央、省上长安网的互联互通;依托移动网络开通政法手机报;依托电信网络建立政法综治信息平台;当年建成政法系统内部短信平台,发布信息6300多条。探索城乡融合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出台《关于做好“下山入川”移民点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优先把移民点群众纳入社区服务管理,建立基层组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感恩新村社区、荣兴社区等“下山入川”移民安置点38个,安置农牧民3.4万人,初步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
武威市全力维护天祝藏区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上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天祝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将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天祝县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推动天祝藏区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全面落实藏区维稳责任制,强化藏区稳定机制和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寺庙定员管理、财务管理、寺管会班子考评等“五项制度”,把寺管会工作经费和班子成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寺庙僧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僧舍条件,健全完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保持了天祝藏区和谐稳定发展。
武威市以畅通信访渠道为重点,以案件评查和执法监督检查为抓手,推动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纠错。完善市级领导干部和“三长”定期接访、政法部门中层领导干部集中联合接访等制度(办法),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参与接访的市级领导干部34人次,解决信访案件51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阅(批转)涉法涉诉信访案件89件,转办书记、市长信箱批件42件,督办42件。全力做好积案清理化解工作。市委书记火荣贵高度重视清积工作,明确要求:全市力争做到“零积案”。市上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包案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办结期限,强力推动专项积案清理工作。去年,省上交办的22件积案已全部执行完结,市上排查的45件重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通过挂牌督办、包案限办、定期通报等方式,化解43件,化解率为96%,专项清积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去年初,市上对案件评查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成立机构,抽调人员,确定重点,共评查各类案件854件,评查出优秀案件636件,合格案件211件,对不规范案件、“瑕疵”案件,进行了问责和纠正。
武威近年来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民生逐步改善,关键是社会大局稳定。而保持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是武威市委主要领导真正把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充分认识“稳定压倒一切”这个治理一方的大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稳定观、政绩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认真分析梳理本区域的不稳定因素,不回避、不推诿,从源头上找问题,从制度上抓整改,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从武威发展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越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越要保持社会稳定。只有这样,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也才能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确立抓发展重要、保稳定更重要始终把发展与稳定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以改革促稳定,以发展固稳定,以稳定保发展,做到为官一任既要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又要保一方稳定。
马顺龙
新闻推荐
民勤:建走出大漠的四通八达交通路网2010年以来,民勤县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畅水平,已形成了以省道民武公路和民左公路为南北轴线,以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民南公...
民勤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勤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