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重点人群识别假币能力
张慧琴
从目前情况看,假币活动侵害对象主要集中在以老年人、残疾人及农民工等识假防假能力较弱的人群,侦破的假币案也多发生在这些人群。
真币为了防止假币的侵害,增加多种公众防伪特征,但这些公众防伪特征大多数需要用“看、听、摸”等传统方式进行识别,少数特征需要利用仪器进行识别。例如,第五套人民币正面右上方的隐形面额数字,这种特征必须通过特定的观察方式才能清楚地看到,但老年人通常视力较差,记忆力及感知力弱,对这种观察方式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大多不采用这样的识别方式;即便掌握了这种观察方式,也常因视力差而很难观察到隐形面额数字。
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与他人进行交流往往很困难,难以获得人民币防伪特征的相关知识;人民币反假宣传在方式方法上针对残疾人的方面也比较匮乏,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基本没有配备针对服务于残疾人的设备和人员;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在针对残疾人识别方面也较为简单。多种因素造成了残疾人群体反假、防假“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
在反假、防假的工作中,农民工群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货币知识的能力较弱,识别假币的能力有限,现金交易中收到假币的机会远高于其他群体。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识别假币方法,但仅局限于真币票面埋有的安全线和水印等,面对花样翻新的造假技术,他们识假防假的方法往往比较陈旧,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而且法律意识较淡薄,主动配合和参与反假的自觉性较差,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一弱点,逐渐把目标转向农民工群体,把广大的农村作为假币的集散地。
要从根本上增强识假防假能力较弱人群反假、防伪能力,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强他们的反假意识和防伪能力。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对人民币反假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做到人民币防伪基本特征人人皆知,识假方法人人皆会;把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柜台作为杜绝假人民币的一道防线,通过形势多样的宣传方式,把爱护人民币和反假币教育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在时间上不要仅限于“宣传周”;加强对商业银行柜台一线人员的反假资格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反假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当遇到老年人和残疾人对票币产生疑议时,不要简单地把假币一收了之,要主动地、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原因和宣传相关的人民币知识。
(作者单位:人行民勤县支行)
新闻推荐
民勤开展诚信建设活动促进发展本报民勤讯(记者马顺龙)去年以来,民勤县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着力打造诚信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民勤县稳步推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
民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民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