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治沙科技发展 服务西北生态建设——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发展纪实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而甘肃省河西走廊又是西北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生态脆弱区,也是确保国家西北生态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的关键区域。党的十八大以后,甘肃省把打造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列入今后全省重点建设的“3341”工程,其核心任务也在甘肃河西地区。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在过去50多年的研究中,以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始终立足于甘肃河西地区,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风沙危害、沙尘暴、流域水土资源失衡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防沙治沙、绿洲防护林建设、植物引种驯化和选育栽培、近地面沙尘暴等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甘肃河西乃至我国西北荒漠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立足省情
艰苦发展造就辉煌
早在1959年,作为全国治沙试验、示范的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研究站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在民勤县沙井子成立,并开始了对甘肃河西地区及其周边的腾格里、巴丹吉林等大沙漠进行深入全面的综合考察,开展以固沙造林为主的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这其中,有中科院地理所、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15个协作院校的198位专家、学者和大批内地青年知识分子奔赴沙海深处的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投身到甘肃治沙事业中来。
1974年,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沙生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1980年,甘肃省在治沙站和植物园的基础上成立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该研究所的成立,使甘肃的治沙事业整体迈上了新台阶,对我国的治沙科研起到了引领和助跑的作用。
2003年,研究所被评为“甘肃省省属重点科研院所”;2004年,依托研究所建立了“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甘肃民勤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同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6年,研究所“甘肃省沙漠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为克服区位劣势,扩大交流合作、加强项目争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2009年,研究所机关搬迁到兰州,原武威办公区经省林业厅批准成为“甘肃荒漠-绿洲-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省级定位研究站”,成为研究所的永久性试验研究基地;2010年,依据已有科研平台条件,通过资源整合和争取,经科技部批准建立了“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地位观测研究站”,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甘肃沙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研究所在河西走廊乃至涵盖全省沙区的区域已形成“一纵一横、两线多点”的生态研究网络体系。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还先后被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为“国家对外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引进外国智力成果转化基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林业技术职能鉴定站”等,并荣获“全国治沙科技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贡献奖”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勇于奉献精神是治沙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科技人员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奉献,毫无怨言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治沙事业辛勤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名利和地位,时刻坚守事业。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甘做无名英雄的高贵品格,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科研队伍,确保了治沙事业的不断辉煌。
自主创新
引领治沙科技发展
鲜为人知的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不仅仅局限在防沙治沙方面,只要是与“沙”有关的,几乎都在该所的研究范围之内。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立以来,在我国防沙治沙、沙漠科考、沙区资源清查、荒漠生态环境演变、资源保护与利用、近地面沙尘运动、技术引进与推广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示范,在荒漠防治科学前沿和重大战略方向上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为保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促进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甘肃省沙漠与沙漠化防治的科技需求,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率先查清了甘肃及邻近地区主要沙区沙漠与戈壁的面积、类型、分布与风沙运动规律及危害特征,并首次完成了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同时,还建立了甘肃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荒漠化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估;建立了干旱绿洲区遥感影像荒漠化特征解译指标体系;对河西走廊及民勤绿洲的荒漠化发展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解译,阐明了风沙危害机理与形式,为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首次完成了中国荒漠化生物-气候分区,并在国家尺度上建立了适用于大范围荒漠化监测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全国荒漠化监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研究所还以民勤沙生植物园为平台,查清了甘肃荒漠区植物种质资源,通过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等途经在民勤沙生植物园收集保存55科、228属的沙旱生植物626种,建立了甘肃荒漠植物种植资源信息数据库,合作出版了《中国荒漠植物图鉴》,为甘肃乃至我国荒漠植物种质资源的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在引种驯化的基础上,研究所筛选出梭梭、沙拐枣、花棒、毛条等30多种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和防护林建设树种,并研究解决了樟子松、沙冬青、梭梭、新疆杨等20多种植物的育苗造林技术。其中,梭梭、沙拐枣等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的固沙造林实践中,新疆杨、樟子松不仅在绿洲防护林和城镇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绵延4000多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建设的主栽树种。
与此同时,研究所工作人员还研究解决了甘草、麻黄、沙葱等一批荒漠经济植物的人工丰产栽培技术,不但缓解了因人类过度采挖而给自然资源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而且培育和带动了沙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近地面沙尘暴研究方面,研究所利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近地面沙尘监测系统,对民勤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梯度上的沙尘(暴)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并结合气象卫星和地面气象站,研究论证了绿洲防护体系在沙尘(暴)减灾效能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为国家在沙尘暴预警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这其中,一批自主研发的可多点位、多层次监测沙尘天气的仪器设备,在我国北方沙尘暴监测研究领域已得到推广应用。
不仅如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近年来在治沙技术与模式、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成果转化与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也作出了大量创新性贡献。
发明粘土沙障,引进草方格,并将机械沙障固沙技术和植物固沙造林技术配套组装,形成了“梭梭+粘土沙障综合固沙造林技术”“固身削顶”“拦腰分段”的固沙技术、“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
开展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民勤荒漠地区气候、水文、植被等变化过程,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在民勤、临泽、高台、安西、古浪、景泰、金塔等地建立了10个大型治沙样板。对新疆杨繁殖造林技术、梭梭育苗及固沙造林技术、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粘土沙障固沙技术、沙葱人工丰产栽培技术等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了大面积辐射推广,推广面积达到35万公顷,治理沙害21万公顷,保护农田310万公顷……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还长期依托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中心、国家对外技术援助基地等平台,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使甘肃的治沙技术走向世界。先后有26个外国考察团来所参观考察,研究所还与15个国家联合执行援外项目;与40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所间保持长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所还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5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250项,获科技奖励8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39项;发表论文1600多篇,出版专著20部,获国家专利15项,这些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该研究所的优势、特色和水平。
紧抓机遇
持续壮大科研力量
2010年,在整合研究所已有科技资源与研究平台的基础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功争取到了“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实验室的批建给研究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科技部文件精神,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积极争取配套资金,认真落实自筹经费,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凝练研究方向,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研究所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何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建立一流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凝聚和培养一流的人才梯队、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成并尽快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成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实验室批建后,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去年5月,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考察了研究所和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指示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随后,研究所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月20日,赵树丛局长就项目建设作出批示,表示“这是甘肃的一块牌子,国家林业局将继续给予支持。”目前,该项目已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复,获得中央投资1313万元。项目获批复后,甘肃省林业厅高度重视,向省上上报了“关于呈报赵树丛局长批示及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对实验室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缺口、人员编制以及组织机构建制等相关问题作了汇报。
省委书记王三运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这件事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我赞成所提建议。”省长刘伟平也在批示中要求,要发挥好资金使用效益。
正是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始终坚持走“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和解决难题”之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真理,使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研究所管理着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民勤沙生植物园、甘肃荒漠-绿洲-山地复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甘肃沙生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实验研究平台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中心;与地方合作共建有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行业)研究站、景泰治沙站、金塔治沙站等三个野外研究站,组成了河西地区“一纵一横、六点两线”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研究所坚持自身培养人才,并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福利待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等措施留住人才,使人才队伍处于省属科研院所的前列。目前,研究所有在职职工124人,其中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硕士学位的42人,硕、博导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领军人才10人,留学归国人员12人。在加强自身人才培养的同时,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策略,先后从国内选聘高水平的客座研究人员15名,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强有力的专业研究团队。
新闻推荐
青土湖畔的养羊大户青土湖畔的养羊大户本报记者马顺龙通讯员张永文金秋时节,在民勤县青土湖畔,东湖镇大漠湖养殖园区如同一座花园,草儿青青羊儿肥。整齐的标准羊舍坐落在绿化带中,体壮膘肥的优质种羊...
民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民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