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羊河流域治理第一线的报道(下)
本报记者 郝利平 宋振峰
8月12日一大早,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村民张玉琴就钻进了她家的大棚里,她要赶紧把辣椒苗栽上。“趁村里其他人还没动手栽,我现在栽,到11月初刚入冬时,辣椒就能上市,季节赶好了,一亩地能多挣三四千元呢。”
这座一亩大的棚,每年能给张玉琴带来1.6万元以上的收入。
重点治理和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武威市从实际出发,定出的这一目标,使绿色梦想在沙区不断延伸。
保生态更保农民增收,绿色梦想变为现实
关井压田保生态,农民收入怎么办?
石羊河流域的人们找到了一把金钥匙——那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从提高单方农业用水的效益出发,新的日光温室产业让人兴奋:保守估计,一座日光温室的产出相当于10亩大田的产出,用水量却仅仅是一亩大田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转2版)
(接1版)
让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将日光温室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除了这项选择外,张玉琴还根据核定的固定耕地面积和配水量,算起了节水增收的效益账。
按照每亩配水400立方米计算,张玉琴家15亩地年配水总计为6000立方米。
“这些水要浇这些地,肯定不够。”张玉琴说。于是她将她家的耕地分为设施农业、洋葱、小麦、葵花、玉米等梯次进行种植。
除了设施农业,在其他大田作物中,前两年洋葱价格好,收益高,所以张玉琴的洋葱种植面积最大,但洋葱耗水也最高。于是,她种植了一亩葵花。“种葵花省水,能给洋葱用水补上些。”她说。
去年洋葱行情不好,张玉琴今年将8亩洋葱减为3亩,腾出的地,她种了7亩玉米。这能给她瞄准的养殖路子当饲料。
“因为,政府说得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光靠种植不行,得多种方式挣钱,我还准备养羊。” 张玉琴说。
在这位从未养过羊的农村妇女开始买50只母羊,走上养殖路时,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雷尚清也从以前的养牛变成了养羊。
民勤羊肉,香溢四海。现在,在雷尚清的带动下,他们一个村组就建起了一座养殖小区,光他,平日就养了200只左右的羊。
8月14日,我们见到雷尚清时,他刚卖掉了80只羊,“一斤23元左右,一只羊平均近千元。”
说到高兴处,雷尚清情不自禁地说起了他的养殖小窍门,“用葵花秆子当饲料,比玉米秆上膘好;在养殖小区,冬暖夏凉,羊长得白白净净,还容易长膘。”
羊还是那些羊,但进了养殖小区,生态治理逼农业转型、增效,武威传统农业正进行着脱胎换骨的转变。他们还用“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模式,压缩高耗水的小麦和洋葱,发展节水抗旱的酿酒葡萄、枸杞、红枣等林果业和棉花、葵花等省水作物,群众将它们形象地称为“三红两花”。
政府在引导群众干的同时,一些村民也在努力探索着保护生态与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子。
叶长炼承包22个蔬菜温棚种沙葱可是新鲜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沙葱是长在沙漠里的植物,好吃,营养还丰富。可农民过度铲挖野生沙葱对生态破坏很厉害。
为了能让盛产在家乡的沙葱实现人工种植,叶长炼做起了“沙葱梦”。
走内蒙古、跑兰州,请教专家、咨询教授……经过3年艰苦摸索试验,叶长炼的人工种植野生沙葱的“沙葱梦”变成了现实。他的沙葱不但在本地市场上供不应求,还俏销兰州等地,今年的收入能到30万元。
在民勤县大坝乡八一村叶长炼的沙葱育种温室,我们看到,一朵朵淡紫、淡黄、白色的沙葱花,将温室点缀得色彩斑斓。这些种子,不但成就了叶长炼,还孕育着众多农民的致富梦。
在叶长炼的带动下,一个专业型生产日光温室沙葱的合作社——民勤县长炼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起来,全县100多个沙葱棚成了农民共同致富的“聚宝盆”。
大滩乡上泉村的白会本今年在承包的1000亩梭梭林地里,全栽上了肉苁蓉。肉苁蓉是寄生在梭梭根部的一种名贵中药材。“3年后,一公斤能卖80元。”白会本说起他的沙产业前景,喜上眉梢。
“有了林下经济,大家护林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他说。
有了传承的接力棒,绿色梦想正在延伸
再苦焦的穷山恶水,再无情的风沙沿线,都有绿色的梦想。
只不过,在这些地方,绿色的梦想要发出新芽,人们得付出比寻常地方千百倍的努力,得进行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风沙为害,生活不易,一句“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无天下人”的慨叹,几多苦涩,几多无奈。
沙区的人们在长期与风沙打交道中深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不可能靠一项国家工程,就毕其功于一役。
76岁的全国治沙英雄、民勤县宋和村的石述柱,“一辈子干了一件事”,就是治沙造林。
“登高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看着家园被风沙团团围住,早在上世纪50年代,年轻的石述柱就联络村里的年轻人,拉开了宋和人搏战风沙的序幕。
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半个多世纪,石述柱带领村民,一筐土一筐土地背,一个树坑一个树坑地挖,一桶水一桶水地挑,一棵树一棵树地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治沙不止,造林不已,愣是把树在沙窝里栽活了。
一年又一年,宋和的树长起来了,狂叫的风温柔下来了,飞扬的沙安静下来了。现在,一道绿色屏障,像慈爱的母亲,怀抱着宋和的村庄农田。
如今,石述柱老了,种不动树了,可他没有从“沙场”上退下来。每个月,他都要到林场去,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朋友,甚至亲人。
现在,他把林场的管护任务,交给了50岁的大儿子石光荣。
一种精神就这样心手相传,一种精神就这样赓续绵延。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有一个叫八步沙的地方。北望黄沙漫漫,无边无际的沙漠吞噬着村庄和良田。
1981年的冬天,八步沙的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在5.2万亩沙荒地的承包合同上庄严地摁下鲜红的手印,誓死要与黄沙搏斗,让子孙后代有地种、有饭吃。
六老汉住进沙漠,睡地窝子,就着风沙啃干粮,造林封沙,阻击沙害,顽强地在沙海筑起“绿色长城”。“六老汉的头发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一时被传为佳话。
如今,六老汉的后代们又接过了防沙治沙的接力棒。
“六老汉”之一郭朝民的长子、61岁的八步沙林场现任场长郭万刚,领着我们走进八步沙林场所管辖的沙丘,只见柠条、沙枣、花棒、梭梭、白榆等染成了一片林海,只有脚下的黄沙提醒着,这里曾是风沙肆虐的地方。
“治沙的步伐一刻不能停歇,一定要把父辈肩上治沙这面大旗继续扛下去!”郭万刚说这话时语气坚定。
继治理完八步沙、黑岗沙后,明年,郭万刚他们又要向腾格里沙漠更深处挺进,缚住旱麻岗6万多亩“黄龙”。
“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只要发扬这种不屈不挠的胡杨精神,一代一代地干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石述柱和八步沙的六老汉及其后辈们,用实际行动印证着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国庆节考察民勤时所说的这番话语,向世人宣告: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
有了这股精神,民勤绿洲必将永久地“揳”在两大沙漠的中间;有了这股精神,甘肃完全可以在风沙肆虐中走出希望、步入小康;有了这股精神,正在和即将发生改变的,就是黄土地的明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对于甘肃的人和地,那或许就是一种自然的宁静、人文的和谐,以及二者交汇之下心灵的开阔。
新闻推荐
全省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建设进度加快本报兰州讯(记者李满福)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会上获悉,甘肃省目前已基本建成网吧监管...
民勤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勤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