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红润健康的笑脸……走进古浪县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移民区里教育兴
本报记者 张秀芳
见习记者 甘曜毓
初冬的古浪县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平整的街道两旁,灰白相间的楼房格外醒目,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美观大方、设施完善……从贫困山区搬迁来的移民群众,享受到了不同于过去的出行、居住、医疗、教育条件,尤其是校园建设,更令移民群众赞叹。
“在我们绿洲小城镇,修建得最好的是学校。你看,从山区搬迁来的古浪四中现在有多好,有高标准建设的教学楼、体育馆、国学馆、学生宿舍、食堂、礼堂,还有草绿色的塑胶操场,硬件设施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学校差。"从横梁乡搬迁来的村民谢大同对记者说。
古浪四中前身是干城农中,始建于1966年,1969年更名为干城中学,1987年被正式命名为古浪县第四中学。它曾经是古浪县山区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学生主要来自古浪县干城、新堡两乡30多个自然村。
针对南部高深山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多、就地扶贫收效甚微的实际,近年来,古浪县抢抓中央和省市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发黄花滩8.62万亩闲置土地,让南部山区3.8万贫困群众搬迁至此,彻底告别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
2017年,古浪四中迁往绿洲小城镇。该校总投资近1亿元,按照容纳学生2000人规模建设,确保移民家庭孩子就近入学,更好地接受教育。
如今的绿洲小城镇,已入住近2万山区群众。记者了解到,去年投入使用的古浪县西靖镇爱民新村幼儿园,早已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它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当地适龄儿童入园难题,使移民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在古浪县生态移民区,像这样高标准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还有不少。
近年来,古浪县抓住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改薄"等项目机遇,先后在黄花滩、西靖移民区投入2.5亿元,新建中小学校14所、幼儿园12所,保证了移民群众子女入学需求。
新闻推荐
从粮票到外卖,从单一到丰富,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古浪县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舌尖上的变迁本报...
古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