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无为 > 正文

这位安徽人,两次踏上南极

来源:合肥晚报 2020-07-21 00:31   https://www.yybnet.net/

○陈忠在中国南极考察站工作

陈忠,1987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现为县级无为市)陡沟镇。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位才33岁的青年才俊,就先后参加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昆仑站和第35次南极科考泰山站建设任务。两次破冰远航,行程294天,成就了他一段永不磨灭的特殊经历。

宝剑锋从磨砺出

1987年出生的陈忠,拥有一份超乎普通80后的沉着和稳重。回忆起自己的工作历程,一切仍历历在目。

2008年4月,他迈出四川建院的大学校门,有幸进入了上海宝冶机装分公司项目部实习,他牢牢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整天和设备打交道,很快融入了现场项目团队。由于他参与并熟悉多种机械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组织上调他到中冶宝钢技术第五检修分公司,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折。强烈的求知欲与勤奋踏实的态度,让他短时间便从分公司1000余名检修工中的普通一员成长为检修副作业长、业务主办、项目管理。

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他通过学习先后获得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让陈忠如鱼得水,迅速成长为他现在所在的公司中冶集团中冶宝钢技术服务公司第五分公司(五钢设备公司)首屈一指的技术骨干,担任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岗位能手。

巍巍昆仑赤子心

南极,地球上硕果仅存,拥有尚待人类探明、开发的巨大资源的地区;南极,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的地区;南极,充满神秘的诱惑,又布满恐怖的凶险……17世纪,挪威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踏上了南极。时隔三个世纪,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的中国人也于1984年11月首次登上了南极,并于1985年和1988年在乔治王岛和拉斯曼丘陵上,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又于2009年和2014年相继建成昆仑站和泰山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屹立在冰穹A之上。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为了确保执行南极昆仑站二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建设人员身体素质好、技能高、懂管理,负责施工建设的中冶集团经过两个多月的筛选,最终推荐由陈忠带领6名员工到西藏参加第31次南极内陆队员高原适应性训练。接着,又安排陈忠到武汉进行发电机运行保障知识培训。一切准备就绪,2014年10月30日,他和队友们乘上雪龙号科考船,向着未知的南极腹地挺进。

据陈忠介绍,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不仅要和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克服化雪生水、不能洗澡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更有高原反应、极地天气随时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他和队员们在设备间长期不见日照,室外温度零下35度的情况下,一次次挑战极限。比如电气接线时,绝缘胶布冻得无法使用,他们便将生活舱使用的取暖器拿到设备间用来给绝缘胶布加温,常温下一天的活,在南极却让小分队干了三天。就这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经过二十天不分昼夜的奋战,最终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四套设备及相关附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实现了中国南极昆仑站供电、供氧、供热、供水任务。也许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到在极寒环境中施工所经受的痛苦和困难,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有一位不辱使命的安徽男儿,用忠诚和勇敢展现了情怀、担当和精神。

生死南极破冰行,陈忠在日记中写道:“偶然间,天空飘来一朵云。我想,其实那就是我自己!在这里,我只想留下自己的足迹,即使外面的天再高,路再好,我也只愿做一朵不会游走的云!第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我的爱,在南极,我的梦,在昆仑!”

泰山压顶不弯腰

2018年11月2日,上海极地科考码头上的咸湿海风被一声悠长的汽笛惊醒,参与国家第35次南极科考的6名中冶宝钢队员在不舍的目光和告别的疾呼中开始了他们的海上航程。

他们是从十几名被推荐人选中挑出来的,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才30岁,平均年龄35岁,31岁的陈忠再次被任命为领队。陈忠说,出发前,他们对泰山站施工的各种设备进行反复试验,并进行了预拼装。“相当于春晚演出前的一次彩排。”陈忠说,这样做是为了到达南极后,能尽量节约施工时间,保证施工安装任务顺利完成。

“上船后,我们整整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月。”刚一上船,大家就感到很不适应,呕吐,吃不下东西。过了一周后,才逐渐适应了海上生活,直到12月25日,他们终于到达泰山站,26日开始设备开箱施工。但在作业过程中遇到地吹雪。地吹雪是南极大陆常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大风吹动浮雪像流沙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如果在南极遭遇此种天气,发生不测的风险很大。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项目组成员克服困难,与时间赛跑,第一天安装7个箱体,第二天安装8个箱体,在最后一个箱体就位时,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队友们都精疲力尽,有的队员由于几天的劳累坐在钢梁上睡着了。陈忠和大家一起商量如果今天这个节点不抢出来,晚上就有大的地吹雪,前几天的劳动成果就会白费,还是组织队员们一鼓作气拿下集装箱箱体安装任务,为后续机电设备安装创造条件。

2月1日,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工程主要任务——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全部安装在深雪之下。在深雪之下组装建筑,安装发电、新能源、污水处理、融雪、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等系统,作为我国首个南极雪下工程,泰山站雪下建筑进行了多项创新,这也是第35次科考亮点及成果之一。

3月12日上午,随着汽笛声声响彻万里晴空,身披中国红的“雪龙号”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接船现场,见到阔别已久的勇士们,家属们几乎一个口气地问:“怎么晒得这么黑!”陈忠说:“南极的太阳光特别刺眼,没有黑夜,一天到晚都是白天。大家不光晒黑了,体重也都下降了,最厉害的下降了10公斤,我自己也瘦了六七公斤。”面对记者的采访,陈忠深情地说:“虽然吃尽千辛万苦,可每当看到飘扬在南极上空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顿时觉得身上的疲劳消失了,心中萌生出无限的动力。如果一定要有个坐标的话,那就是东经76°58′、南纬73°51′——中国南极泰山站!”

梅花香自苦寒来。两次破冰远航,行程294天,一段永不磨灭的特殊经历,为陈忠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诗人齐冬平在组诗《南极,两次高傲地飞翔》中写的那样:“陈忠是风/陈忠是苍鹰/南极,两次高傲的飞翔/飞翔之上,还有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那颗睿智朴实、晶莹剔透的良心。”我们衷心祝愿陈忠这只苍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继续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建设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袁牧 程堂义

新闻推荐

洪水在前,警察不退

洪水在前,警察不退。作为一支纪律部队,无为市公安局1100余名民警辅警,冲锋在前,枕戈待旦,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无...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夜访泥汊镇2020-07-16 02:39
评论:(这位安徽人,两次踏上南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