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砖墙瓦顶,几件脱漆家具,一口开裂土灶,这就是二坝镇天河行政村东埂自然村杨爱华的家。什么原因,致使杨爱华放弃手艺,甘守清贫?
1997年春节过后不久,公公离世。
公公走后,婆婆肖朝莲思念甚切,经常一人跑到公公坟前,不哭不闹,却一坐就是半天。婆婆对公公的不舍情感,深深震憾着杨爱华,也增添了她对婆婆的牵挂。杨爱华决定留在家中照顾婆婆。这一留就是二十多年。
2000年9月,婆婆突然发高烧,杨爱华连忙向邻居家借了一辆脚踩三轮车,把婆婆送到了雍南卫生院。几个小时后,婆婆的烧退了,可是目光呆滞,几乎不认识人,而且满口胡话。医生说,她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杨爱华失声怮哭起来。
婆婆一天老于一天,病情也在加重,经常将大小便拉在裤子里,杨爱华时常一天要给婆婆擦洗几次。冬天,杨爱华好说歹说劝婆婆多睡一会儿,然后服侍婆婆在床上洗漱,把茶和饭送到婆婆手里。夏天,每天晚上要给婆婆洗澡。早上给婆婆梳头。婆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杨爱华的弟弟是医生,她经常托弟弟买药,并询问弟弟如何护理。杨爱华有时笑着对邻居说:“我都快成了医生了。”
杨爱华说:最难熬的是夜晚。只要婆婆几个小时没声音,她就有点心慌。一个晚上,她要到婆婆房间几次,看看婆婆睡得怎么样。长期下来,杨爱华患上了失眠症。吃药时,婆婆常常摇着头,吵着:“不吃”。杨爱华就像哄小孩那样,说药是甜的,一勺一勺地喂。
说来也怪,痴呆的婆婆对儿媳话一听百听。肖朝莲的女儿们也想尽点孝心,有时把妈妈接到家中,好让弟媳轻松几天。可是过不了一些时辰,肖朝莲就一个人迷迷糊糊往家跑,弄得女儿们无计可施。婆婆起来后,如果看不到杨爱华,她就跑到媳妇的房间找找。在婆婆的眼里,杨爱华是离不掉的儿媳。
杨爱华乐守婆婆甘为贫,广受邻里称赞。2016年,镇关工委将她拟推为“最美媳妇”,杨爱华婉言谢绝。她说:“服侍好婆婆,是我的心愿,婆婆开心就是最大的荣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李萌/文周继龙/图)找人要债本是正常之事,可如果是通过非法手段要债,原本有理也变成无理。6月20日...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