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春风,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襄安镇的土地。
新生村千亩花卉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无边的绿色向我们迎面扑来。一棵棵海棠树像一把把遮风挡雨的伞,给春天踏青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对海棠花情有独钟,才能如此细心留意。枝干上一朵朵粉红色的海棠花,花开似锦,远看就像天上的彩虹;近看一簇簇、一丛丛,花姿洒脱,如娇羞的少女红润的脸颊。“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春天的海棠花正吐露出迷人的芬芳,散发出幽幽的清香。难怪友人们赞不绝口:“好美的海棠花!红得热情奔放!红得让人心情舒畅!”
让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花卉吧!来到一片绿丛边,只见一块樱花的指示牌,却看不到粉红色的樱花。有一个稍微内行的友人说道:“樱花已经谢幕了。”樱花虽谢,但树上却布满了绿条,清风吹来,尚飘余香,一扫我们心中的遗憾。此时的樱花树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孕育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还有那据说美得让人心醉的紫薇花,现在还没到开花时节,树枝正在吐绿抽芽。我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期盼:待到6月花开时,再来一睹紫薇花的芳容。看!远处是一片绿色的桂花林,“八月桂花香”,也只能等到秋天才能感受到浓浓的桂花香了。
走过花卉景区,我们来到地处古镇中心的绣塘。
见到绣塘,我的心底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是一种净化,更是一种冼礼。精美的绣塘象一面镜子,站在塘边,人的影子会清晰地倒映在水中。优美的绣塘似一位少女,洁白无瑕,将蓝天白云融入其中。来到塘边,塘面是那么沉稳、安然,偶尔有风吹在水面上,平静的水面立即荡起一圈圈涟漪,层层波纹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蓝天白云始终被绣塘留在水面上。“绣塘乳鸭知春水”,春天里的绣塘更清澈、更怡人,给人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
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了古镇的南关。
走在南大街上,有一种“回归唐朝”的感觉,这种回归是对古老文化的不忘。襄安有“千年古镇”之称,一幢幢、一排排古建筑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好像旧时人们热情好客的微笑,南大街不愧为旧时襄安镇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住在老街的人们让人倍感亲切,沈家大院、周家大院的墙面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印记,好像告诉你这里有你不曾知道的故事。水墨青砖的街巷狭窄悠长,透露出岁月深处的浓浓幽香。褪色后的青砖倍显沧桑,与不远处的高楼对称分明。百年历史的澡堂,还在继续营业,洗一把会身心倍感轻松。浑身是汗的老铁匠还在挥舞着铁锤,钢花飞溅,让人睁不开眼睛;机声轧轧的裁缝铺还在缝纫精美的布料,精干、漂亮的女裁缝时不时喊上邻居坐一坐、聊一聊;巧手飞花的篾匠用手扎出一个个精美的菜篮;妙手回春、慈容满面的老中医在为老街的人们把脉问诊……这里仿佛正在演出一部穿越剧,折射出古镇曾有的繁华。在这个古镇,你会有一种异常亲切的感受。
都说水乡美,人家尽枕河。襄安镇,这座千年古镇依河而建,交通的发展,现代化的需要,水路运输已经渐行渐远,只有西河的河埠头诉说着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襄安镇的人们正努力将家园建设得更俏丽、更迷人。
李光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日,石涧镇第三届桃花节开幕式在桃花坞景区顺利举行。此次桃花节通过观赏桃花、文艺演出、摄影创作等多种形式,大...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