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它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 “必修课”,我们不仅要有 “进京赶考”的敬畏心态,更要有持之以恒、拒腐防变的政治定力。政协岗位虽然“无权无势无烦恼”,但要做到“有职有责有情操”。政协中的中共党员更加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定力,团结一些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协统战功能和独特优势,画出最大 “同心圆”,寻求最大“公约数”。下面,我结合自身学习体会,谈一下对“严私德”的几点感受。
一要在小事小节上讲纪律。纪律是带电的 “高压线”,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容易受“关注”和被“围猎”,所以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律意识,尤其在“八小时之外”,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好生活圈,纯洁朋友圈,增强免疫力,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交的朋友不交,警惕灯红酒绿的侵蚀,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戒、行为有止。切勿心存侥幸,因为侥幸的次数越多,“翻船”的概率就会越大。如果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冲昏了头脑,摔了跟头,就得不偿失了。
二要在小事小节上讲修养。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尤其是领导干部,群众关注度高,对其道德要求也高,很容易产生“放大效应”。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模范和榜样,如果私德不好就容易带坏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百姓,“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作风问题直接影响其形象和公信力。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不拘小事小节,作风上就会渐渐放松,思想上就会渐渐麻痹,心中的纪律红线就会越来越松动,人格、追求、能力就会逐渐滑坡,日积月累产生质变,最终会陷入腐败的泥坑中不能自拔。小事情容易沦为思想决堤的突破口,也容易成为温水煮青蛙的迷魂汤。我们要加强作风建设,洁身自好,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远离高压红线。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重修身养德,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明确做事做人的底线,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三要在小事小节上讲党性。党性修养是从党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发展起来的,从小事小节中就能够窥见一个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操守,照见其党性觉悟的高低。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人民公仆,工作的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把权力用在正处、用在公处,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要站准自己的位置,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经常自省修身、打扫思想灰尘,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时刻保持警醒,在自省自律中保持清廉本色,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廉洁修身,也要廉洁齐家,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约束自己并且引导家人朋友抵制不良诱惑,让家庭成为自己 “幸福的港湾”、“廉洁的守门员”和“事业的加油站”。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上午6时许,无为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一名女子跳入位于无城镇某宾馆对面的护城河里欲轻生,请民...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