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永胜翟婉倩
66岁的许社来是石涧镇打鼓村人,记者在养猪场见到他的时候,他刚从山上的养鸡场回来。他告诉记者,几年前,老伴得了癌症去世了,留下了几十万元债务,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作为贫困户的老许,在村委会的担保下,筹到了一笔钱,经过和儿子儿媳妇商量,决定用这笔钱养鸡养猪,赚钱还债。每天早上5点钟不到,老许就要到他的养鸡场清扫鸡粪,几个小时忙下来再回到养猪场,给几百头猪喂食,下午或晚上还要为猪准备饲料,一直忙到午夜才能休息。虽然辛苦,但是一年能赚10万元,几年下来,债务还得差不多了,老许一家的精神负担也轻了许多。打鼓村党总支书记秦海明告诉记者,老许干活勤快、信誉不错,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村里主动给他担保,并找来农技人员长期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大大降低了其养殖风险。2016年,老许一家成功脱贫,也成为附近乡亲们佩服的对象。
同样,天花村56岁的石天道也是远近闻名的养殖能人,虽然之前动过三次手术,但是身体还算硬朗。“不干不行啊,老伴患有精神疾病还在住院,儿子还没成家。”老石说,幸亏现在的好政策,老伴看病有“三五一”和“一八零”政策托底,自己还要动第四次手术,不过现在不怎么担心钱的问题了。他告诉记者,等老伴的病情稳定了,村口的水稻收割了,夫妻俩准备买个1000多只鸭苗,把鸭苗放到田里散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粮食,养出来的鸭子肉质也好。按照政策,每只鸭苗还有10块钱的补助,到年底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虽然鸭苗还没到家,天花村帮扶单位芜湖广电的淘芜湖销售平台“幸福路·爱心扶贫”项目就预定了所有的新鲜鸭蛋,老石根本不愁销售。
不仅给能干的人提供干事的环境和机会,让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石涧镇还大力推广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和能人大户带动的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探索“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土地托管、务工就业、带动种养+贫困户”的利益链模式,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程。
位于石涧镇青苔村的孙氏中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总投资近90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主要从事特种经济植物尤其是中草药的繁育和种植,是当地重点引进的农业项目,每年需要固定人手120多人。在合作社的菊花种植基地,30多人正在给一尺高的菊花除草,其中有近20人都来自当地的贫困家庭。“当初村里和我们合作社有协议,优先录用贫困人口,给他们增收。”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彭骏告诉记者。
记者在田里和一位叫刘善花的贫困户聊了起来,她一家三口,只有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家里的几亩地糊口都难。现在看病基本不需要自己花钱了,土地流转后有一些收入,自己在合作社干农活,一天110块钱,到月就给,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石涧镇扶贫专职副书记唐玉娇说,石涧镇把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作为目标,强化项目支撑和干部帮扶,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为此,该镇在产前优选项目,选择了家禽养殖作为主导产业,让贫困户选择发展项目和养殖规模,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产中跟踪帮扶,组织镇农服中心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及时向贫困户提供技术要点、灾害预报、市场信息等服务,通过一个养殖周期的跟踪式培训帮扶,从根本上提升贫困群众的自身能力,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截至目前,石涧镇发展自主种养的共986户,发放奖补资金36.5万元。
记者从石涧镇了解到,2014年全镇脱贫446户、1573人,2015年脱贫602户、1819人,2016年脱贫621户、1734人,柘城、范庄2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脱贫838户、1841人,柴林、天花、二龙3个贫困村出列,目前,全镇未脱贫人口为552户、1402人,今年脱贫任务数为833人,计划脱贫326户916人。
新闻推荐
无为县蜀山镇关河村原副书记朱木林在扶贫工作中失职问题2016年,朱木林在明知其负责片区朱某长户年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