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在家休养。
晨报讯 如果没有生病,21岁的潘健应该还在自习室里刻苦学习,大学的操场上挥洒汗水。“现在,我只希望自己赶快好起来。”已经卧床3个多月的潘健每天的饮食起居都只能依靠父母,由于身患癌症,脖子以下部位几乎失去了知觉,无奈暂时放弃学业。可是,每个月5万元的靶向治疗费让一家人犯了愁。
年轻小伙卧床3个多月
潘健今年21岁,家住芜湖市无为县陡沟镇红星行政村大陆自然村。因为是家中独生子,父母对他也寄予了厚望。
然而,眼前的潘健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整日躺在床上,就连胡须也许久没有清理了。潘健清楚记得,他卧床已经3个多月,饮食起居全靠父母。
潘健的父亲潘俊峰告诉记者,事情要从去年12月份说起。当时正在读大二的潘健在宿舍洗脚,一不小心扭到了脖子,随后潘健就发现脖子很不舒服,身体开始没了知觉。
“当时在大连当地的医院治疗的,医院怀疑是肿瘤。”后来,潘健被家人送往北京,医院确诊是癌症。北京304医院肿瘤科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肿瘤已经压迫到脖子处的不少神经和血管,医院不建议动手术,因为风险太大。
就这样,潘健回到家中休养,按照医院开的药,在家做靶向治疗。
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病床上的潘健总是会回想他在大学校园里的事,心情也会莫名地低落许多。
早在这次生病之前,潘健就已经查出患有透明细胞肉瘤。去年,潘健还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有一次潘健突然感觉到腰疼,医院检查出的结果也让他大吃一惊。
“说我肾上长了东西,让我去更专业的医院做深入检查。”去年6月,潘健来到北京,去了四家医院,最终确诊为透明细胞肉瘤。
接受手术后的潘健恢复良好。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潘健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校园生活。没想到,他再次倒下了。
得知潘健的病情,他的大学辅导员齐磊也很痛心。齐磊说潘健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和同学们相处也融洽。“他已经办理了休学手续。”齐磊和学生们都希望他能赶快好起来。
每个月的治疗费成难题
在家的这段时间,潘健精神一直不错,但是高额的治疗费也让一家人犯愁。
潘俊峰和妻子之前一直在北京打工,一个在建筑工地上工作,一个做小时工。“一开始的手术费家里还能承担,可是每个月的药物治疗费实在太高。”潘俊峰称由于潘健服用的抗癌药物都是进口药,所以也无法报销。
“以前是望子成龙,现在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潘俊峰和妻子商议好,一定不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为了能帮助潘健,齐磊和学生们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倡议捐款。一旦筹集到了爱心款,学校将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潘俊峰的手中。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也想帮助这个热爱学习的大学生,可以致电江淮热线62636263。晨报记者 陈家静
新闻推荐
安徽预备役师战士的两难选择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