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无为新闻 > 正文

江城入“长”后时代 转型升级新征程

来源:芜湖日报 2014-03-31 10:15   https://www.yybnet.net/

三月江城,春江水暖,浩浩汤汤的江水奔流东去,一如芜湖东向发展的坚定步履。

在300多公里之外的江苏盐城,去年成功拿到入“长”券的芜湖,今年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4次市长联席会。长三角新版图下的芜湖,在入“长”后时代,坚定地迈入了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有限聚焦”打造竞争新优势

芜湖自古就有“吴头楚尾”之说,与长三角地区渊源深厚,经贸往来密切。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芜湖更是衔枚疾进,融入长三角的脚步从不曾放慢。

多少年来,每一月度、每一季度、每一年度的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小册子里,芜湖除了与省内各市之间进行对比,更是处处与长三角主要城市横向“攀比”。这种自寻差距的“找不自在”,时刻提醒着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保持安徽省第一的芜湖,不能“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要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合作是融入发展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主动对接和深化合作,芜湖已经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和资本承接地。”市招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芜湖的省外投资项目中,50%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对芜湖而言,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意味着来到一个新起点。有利于芜湖更好地学习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加快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分工协作,合作共赢。”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芜湖并不是被动地“开门迎客”,而是有的放矢地主动出击,积极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过去招商看产能,拣到篮里就是菜。现在招商是带着产业规划和策划方案出门,芜湖重点发展什么产业、哪些是目标企业,甚至会帮助投资者分析优劣势,做到科学化、精准化。”市招商局负责人如是说。

招商观念转型的背后,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总部位于宁波的中国500强企业杉杉集团,2005年就与芜湖结缘,最初来芜投资的是服装加工制造项目。而短短8、9年后,杉杉在芜的3个项目,都已告别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取而代之的是以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项目为代表的高科技、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芜湖,没有盲目承接长三角地区落后淘汰的项目,而是通过发挥政策、环境和成本优势,成为长三角企业转型升级甚至“二次创业”的新舞台。“我们正在推进的中科科技园,面向长三角汇集商务、研发资源,为中小企业创业量身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期已吸引30多家企业落户。”中科芜湖科技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希望以芜湖为大本营,把这种具有特色的“工业地产”模式向周边地区复制推广。

随着国际产业格局的调整,长三角城市不约而同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轮产业洗牌悄然来临。芜湖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抢占竞争制高点?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芜湖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自身转型发展的要求,确立了机器人、新型显示、通用航空等10大经济增长点。这些经济增长点将通过“有限聚焦”,促进人才、平台、技术、政策等资源向重点园区和产业链集聚,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通过5—10年时间打造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竞争新优势。

大交通带来“同城时代”

3月底的一天,记者驾车沿着芜宣高速前行,经六郎互通左转,由芜雁高速一路向东,不过10多分钟,标注着“皖苏芜湖”四个大字的收费站便出现在记者眼帘。今年年底,雁翅至高淳段有望建成,届时从芜湖出发前往上海、苏州、无锡,无需绕行南京,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缩短约70公里的路程。

近年来,芜湖市积极做好与长三角交通规划的有效衔接,着力构建与东部相连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缩短与长三角核心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出行,不仅改变了芜湖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更带来了城市认同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同城化发展成为可能。

渐行渐近的“高铁时代”,成为芜湖深度融入长三角的助推器。备受关注的宁安城际铁路,计划明年7月建成通车。站在城南建筑高处俯瞰,穿城而过的宁安铁路高架桥就像一条巨龙横贯南北,初展雄姿。宁安城际铁路自南京南站引出后,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跨长江铁路大桥后抵达安庆,全长258公里,设计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目前芜湖段工程总投资已完成88%;商合杭铁路重要节点之一的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也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

“芜湖目前在手的铁路项目全部建成后,境内的铁路里程将从现在的260公里增至500多公里,与全国各大铁路枢纽节点城市连接,4小时车程半径覆盖国内20余个省会城市。”市发改委(铁路办)人士告诉记者,届时从芜湖乘火车到南京、上海的时间将缩减为半小时、2小时,显著提升芜湖的对外通达性,为增强城市的产业承载力、人气集聚力和区域辐射力提供基础支撑。

除了蜿蜒延伸的铁脉,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也为芜湖一路向东插上了翅膀。从芜湖穿境而过的铜南宣高速公路,经南陵县至宣城市九女湾,由沪渝高速公路(芜湖至安庆段)接宣广高速公路,就像一条巨大的血管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铜南宣高速公路南陵段全长32.6公里,于2012年底建设,计划明年底竣工通车;正在建设中的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将于今年5月底完成总共60根灌注桩基的施工任务。2017年建成后,芜湖主城区外围将形成约143公里的高速公路外环线雏形,搭起现代化大城市的主框架,过境车辆将从外围绕城而过,无为县也将从此告别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与一路向东的外部交通相呼应,循环畅通的内部交通为芜湖无缝对接长三角打通障碍。截至3月底,国道205、省道206芜湖段一级公路已完成升级改造。国道205过芜湖市区段北咽喉的弋江路北延线一期工程主线去年建成通车,全长3.025公里,促进了市区、鸠江区及经开区交通无障碍互通,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线建成完工;作为芜湖东进的骨干性道路之一的峨山路东延立交工程,主线已全线贯通,目前正在进行辅道及附属设施施工,预计4月底前全部建成。此外,目前正在实施的国道318、省道319、省道104、和谐大道、二坝互通等工程,都为芜湖市跨江联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江达海”谱写开放新篇

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堆场里的集装箱堆得高高,运输车辆来往不断……这是记者近日在芜湖港国际集装箱港区看到的作业场景。

作为芜湖开发开放的桥头堡,芜湖港一直是芜湖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实现物畅其流的重要平台。这个历来有“小上海”美誉的城市,商贾云集,港口水运发达,与上海之间经贸往来频繁。上世纪90年代,在安徽“以芜湖为龙头和突破口,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迎接辐射”的战略决策中,芜湖港成为芜湖东向发展的排头兵。

“把芜湖港打造成‘安徽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给港\’,是省政府对芜湖口岸发展的新定位。”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芜湖港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已达60万标箱。要实现安徽省外贸枢纽港的目标,芜湖港要不断提高集装箱作业能力,加快集装箱物流网络建设,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

“芜湖入‘长\’使芜湖港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战略空间进一步放大,而芜湖港也为芜湖参与长三角城市分工,推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平台。”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芜湖港与上海港的联系日益密切,源于双方对合作共赢的共识。近年来,上海港积极转型,加快推进港口间区域合作,整合长江沿线港口,分别在长江上、中、下游培育区域性枢纽港,形成了辐射长三角、带动全国的航运服务能力。芜湖港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拥有专业化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航班密集、空箱资源汇集,通关环境优良,近年来集装箱量一直占全省70%以上,与上海港合作前景广阔。

芜湖港的快速发展,是芜湖入“长”以来进一步开放合作的缩影。这一年来,芜湖口岸运量和服务能力均大幅提升。2013年,芜湖口岸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考核验收,并被国家口岸办评为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去年全年港口吞吐量9313万吨,同比增长12.7%;集装箱中转量28.77万标箱,同比增长15%,集装箱运量占全省运量的71%。今年芜湖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意见》《芜湖市鼓励发展集装箱物流奖励政策》等,尽力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芜湖口岸通关环境持续改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通江达海”的港口经济,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芜湖市先后出台第三产业“小巨人”培育办法、现代物流业“小巨人”评审方案及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等,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芜湖市将把物流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建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营业收入超亿元物流企业10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全力将芜湖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服务皖江城市带、面向长三角的物流枢纽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服务创新擦亮金字招牌

“芜湖将抢抓长江经济新支撑带和上海自贸区建设契机,健全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积极推进芜湖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创建工作,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可推广、可借鉴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改革创新带来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是芜湖入“长”以来的明显变化之一。

应对复杂宏观形势的“一企一组一策”,是具有芜湖特色的服务品牌之一。2013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市领导、各县区、开发区、市直有关单位建立了企业帮扶工作网络,领导牵头带队,组成帮扶小组,深入联系企业,针对企业需求,按照一对一、点到点的工作方式,开展帮扶活动。芜湖市扶持企业发展抓大不忘小,扶强更扶弱,制定了《芜湖市小微企业帮扶活动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微企业帮扶活动。各县区、开发区选择辖区内技术水平较高、成长性较强的一批小微企业,开展对口联系,针对企业需求,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做到帮扶企业工作全方位、全覆盖。芜湖市还启动专门扶助中小企业的雏鹰行动计划,从加大财政扶持、推动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产品供需对接促销等8个方面开展行动,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人才、资金等问题。

在长三角城市的互联互通中,芜湖将见贤思齐,在招商服务、城市交通、城市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向先进城市学习,加强政府自身变革与创新。“‘一企一组一策\’提供的是贴心的、个性化的保姆式服务,随着落户芜湖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更需要学习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信息化、一站式的标准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把芜湖优质服务环境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据市政府有关人士介绍,从今年开始,全市政府部门、服务窗口、基层站所将全面推行“亲切服务”,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寓管理于服务、帮扶之中。各级各部门将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环节、过程和责任;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让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同时,芜湖市还将谋划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一企一网页”,实现服务企业信息化、机制化、常态化,全力营造亲商、安商、重商的良好环境。

本版撰文 张逸潇 杨友艺 王磊 王洋

摄影 杨大伟 姚仕珺

新闻推荐

家中遭遇险情 他却坚守救灾一线

安徽预备役师战士的两难选择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江城入“长”后时代 转型升级新征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