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逸潇)记者12月17日从市发改委获悉,被誉为“皖江第一隧”的芜湖城南过江隧道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下一步将推进项目工可研究(含各项专题研究)、工程勘察、设计等工作,力争明年底开工建设。
根据线路方案,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北起鸠江区二坝镇,向南穿越江北无为大堤,经江南长江大堤、长江南路,终至弋江区大工山路与中山南路交口。隧道全长约4.89公里,全线采用双管单层6车道盾构方案,按照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城南过江隧道是安徽省第一条过江隧道,隧址距现芜湖长江大桥上游约9公里, 恰好处于长江皖江段的‘大拐弯\’处。预测到2020年的日均交通流量为每天29000辆小客车,2030年为54000辆。”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条纯城市功能的过江通道,城南过江隧道不接公路和高速,对增强芜湖市城市交通过江能力、促进芜湖拥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工期约为四年半。接下来,市发改委继续推进芜湖城南过江隧道项目前期工作,统筹研究项目投融资、建设方式和收费方案,确定项目法人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芜湖列入国家发改委《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2012年修订)的过江通道共有11个,包括已建、在建和正在推进项目前期的长江公铁两用桥、高速公路桥和城市道路过江桥(隧)等。这些过江通道分工明确,形成了“上有‘飞虹\’,下有‘蛟龙\’”的格局,既能优化过境交通环境,也能增强市政交通联系,满足芜湖市拥江发展的长远需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赵丹丹“每天都能看到谭校长在校园里捡垃圾、扫楼梯。”谈起共事十几年的同事谭大用,汤沟镇三汊河小学教师赵良霞首先说到了这...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