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每天都能看到谭校长在校园里捡垃圾、扫楼梯。”谈起共事十几年的同事谭大用,汤沟镇三汊河小学教师赵良霞首先说到了这样一个小细节。她说,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清扫操场、楼梯等场所,校长谭大用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当起了学校的“清洁工”。12月上旬,记者走进三汊河小学。时值下课时间,校园里设施简陋,却处处干净整洁,孩子们的笑闹声此起彼伏。
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谭大用一直扎根在农村小学,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5年。调任三汊河小学校长之前,谭大用在一所更为偏远的农村小学——流泗小学教书。他回忆说,流泗小学的办学条件异常简陋,房屋破旧不堪,大多数村民对孩子的学习根本不上心。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谭大用一次又一次跑到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为学校建造新的教学楼,他带领教师们充当小工,亲自夯土、搬砖。谭大用和教师们的付出让村民们深受感动,他们一改以往漠不关心的态度,抽空到学校里搭把手,也开始重视起了孩子的学习。
由于在流泗小学教学成效突出,1999年,谭大用被调至汤沟镇规模最大的三汊河小学担任校长。在同事米必勤看来,谭大用不太像一所有着600多名学生的学校“一把手”。“他自己长期教课,没事还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平时跟老师、家长、学生交流时没有一点架子。”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谭大用每学期都要到每个班级听教师们上课,针对发现的问题与他们交流,探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自己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邀请同事们听课帮忙查找问题,虚心听取大家的建议。目前,三汊河小学的教学质量在汤沟镇首屈一指,甚至有远在当涂的家长前来租房送孩子就读该校。
30余年立足教书育人一线,谭大用把学生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记者采访中获悉,由于地处江北农村,三汊河小学部分班级半数以上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谭大用把学校的一间教室腾出来当做“留守儿童之家”,每周举行一次活动,最大限度地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学校组织了爱心妈妈教唱歌活动,由擅长唱歌的女教师陪留守儿童度过了半天时间。
采访中,几位教师都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谭校长的母亲上个月刚刚过世,他没有为此请一天假、耽误一节课,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简单处理了母亲的后事。记者就此事向谭大用求证时,他的眼圈瞬间泛红。他告诉记者,母亲一直和他住一起,去年他生病住院一个多月,她每天坐在门口等儿子回家。母亲去世时,很多亲戚都劝谭大用依照当地风俗操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事,“但学校的事情不能耽搁,最后还是草草办理,我想母亲一定会理解我。”
新闻推荐
市总工会“双联系”重行动见实效——心系美好乡村建设 情倾贫困农户家庭
市总工会领导深入无为县开展“双联系”活动。...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