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交通大提升助力跨江融合
按照“大芜湖交通一体化”发展要求,区划调整后,芜湖市科学布局,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强力推进江北地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对内交通的便捷度,助推江南江北融合发展。
地处长江和巢湖之间的无为,出境交通长期不畅。伴随过江通道建设,北沿江高速公路成为无为境内建设的首条高速,北沿江高速巢湖到无为段长约43.9公里,项目前期工作已进入尾声,年内将全线开工,计划2016年建成。届时无为县城上高速仅需10分钟,无为最边远的乡镇上高速也只需30分钟。
把握国省道公路网调整契机,通过积极争取,今年芜湖市共有5条计271.4公里公路上升为国省道,其中江北地区有S319、S206和X116上升为国道,里程达170公里,结束了江北地区没有国道的历史。目前江北地区多条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正加快实施。长26公里的省道351无六路二级路改造已开工;总里程逾36公里的通江大道一级公路改造列入亚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年内将开建。
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江北地区正全力构建功能完善、畅通便捷的市政路网及县乡路网体系。据了解,江北产业集中区内规划建设有25条市政道路,区内路网纵横交错。目前双向8车道的皖江大道等一批重点道路已经建成,和谐大道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据统计,两年来江北新建和改造的县乡道路有19条计146.8公里,已建或在建17条计32.2公里通村公路,完成40座危桥改造。
市交通运输局的同志告诉记者,随着江北地区交通设施的不断提升,今后5年,芜湖市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以客货运输枢纽为节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黄金岸线开发吹响新号角
在裕溪口码头的下游,总投资6.1亿元的江北产业集中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已建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这是区划调整后江北地区新建的最大一个港口基础设施项目,吹响了长江芜湖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号角。
芜湖因港而兴,长江黄金水道对芜湖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芜湖现有江南岸线72.9公里,江北岸线121公里。为适应区划调整后的新形势,芜湖市重新修编了《芜湖港总体规划》,重点对无为沿江及支流岸线进行规划和功能定位。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了市政府审查,修改完善后将尽快报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审查。
根据新修编的港口总体规划,芜湖港规划长江港口岸线51.48公里,目前已开发利用13.17公里,未开发的38.31公里主要在江北。新芜湖港共规划15个港区,其中长江港区10个、支流港区5个。除了人们熟悉的荻港、新港、三山、滨江、朱家桥、东梁山及裕溪口等港区外,规划还对高沟、白茆、二坝以及无为支流等江北港区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定位。
江北高沟港区由土桥、刘渡、高沟3个作业区组成,港口岸线长2580米。白茆港区由泥汊、白茆2个作业区组成,规划岸线1050米。高沟和白茆均为大型综合性港区,重点服务高沟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为南部地区及庐南矿区,承担矿石、化工品等装卸、物流仓储、中转配送等功能。
二坝港区介于神塘河至裕溪口之间,由汤沟、三坝2个作业区组成,规划港口岸线4480米,主要服务于江北新城,是一个以危化品、件杂货、散货运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主要港口企业还包括华谊化工码头。
据市港航管理局同志介绍,新修编的规划明确了芜湖港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未来,芜湖港口建设将重点布局江北,促进拥江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冯媛)记者获悉,从2011年起至今年秋季开学,无为县共有10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6所小学附属幼儿园、67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投入...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