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聂梦笛
连日高温,汤沟镇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却过得清凉舒适:卧室、餐厅、娱乐活动室均装上了空调,“幸亏上半年镇上给咱们买了空调,要不这么热的夏天没法过。”采访中,一位老人乐呵呵地表示。今年3月份,镇党委书记林志凤前往该敬老院开展“双联系”走访活动时,了解到老人面临一些生活困难,随后镇党委会专题研究敬老院改造升级问题。镇上先后投资50余万元,新增男女浴室、老年人娱乐活动室,购买空调、太阳能等设施。
借助“双联系”契机,鸠江区针对今年区划调整后二坝镇、汤沟镇划入管辖的新形势,拓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载体平台,为“提速北区、统筹南区”注入澎湃力量。
加大投入 优美江北款款来
近来,沈巷镇庙于村的居民惊喜地发现:村庄变得整洁美丽了。“以前农村垃圾回收难,村前屋后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村民们告诉记者,除脏乱差外,村里的道路也坑洼不平,大家外出时常常“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如今,村里遍布的垃圾不见了,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庙于村的现象并非个例,记者获悉,在沈巷、汤沟、二坝的多个村庄,均存在基础设施匮乏、村庄环境亟待整治等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双联系”中了解情况后,决定加大对江北地区薄弱村庄的投入力度,通过村居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今年起,暂定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江北薄弱村庄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区建委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该区每年还另外确定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点,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江北村庄旧貌换新颜。
优美江北,美好乡村只是支撑点之一。通过“双联系”听取大量民情民意后,鸠江区决定在江北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高标准建设高速两侧景观绿化带和绿色长廊、江堤防护林等,提升森林覆盖率。今年以来,江北区域共植树造林1万多亩,新增一道道引人流连的绿色风景线。
保障民生 幸福生活唱着过
“‘双联系\’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难题,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江北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区划调整后带来的“福利”,鸠江区不断加大江北区域民生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听说市区的低保标准比我们原先拿的高得多,我们什么时候能补上来?”今年3月28日区划调整后,二坝镇几位低保对象立即将问题反映到了区民政局。区、镇、村第一时间启动低保和市区并轨工作,二坝、汤沟镇的数千名低保对象从4月份即开始享受新的低保标准,5月份起发放到位。
类似的“利好”在江北不胜枚举:医疗保险和市区并轨;失地农民享受着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区文化馆和沈巷镇、二坝镇、汤沟镇共配套14万元,保障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在江北区域建设了1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推进江北片学校布局调整,开工建设沈巷幼儿园,对沈巷八角学校、双城小学实施重建工程……
“‘双联系\’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党心民心。”鸠江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从“双联系”梳理出的问题中管中窥豹、举一反三,在社会保障、文体设施、教育均衡等各个方面给予江北地区更多关注和倾斜,“幸福生活唱着过”的民生目标初步实现。
南北统筹 托举美丽鸠江梦
记者采访中发现,“双联系”在为群众做实事的同时,也提升了干部的精气神。在江北鸠江集中办公场所,入驻的机关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怀着火一般的热忱和激情,投入到全区“提速北区、统筹南区”工作中。
“双联系”助推跨江发展,不仅使江北发展更快,也让江南变得更优、更强。
6月26日,官陡街道水岸星城小区内的营河改造工程完成污水抽排,转入清理污泥阶段。这段600米长的水系,曾因水质污染引起小区居民的不满。如今,目睹工程进展,小区居民刘长海由衷感慨:“‘双联系\’畅通了民意渠道,解决了居民诉求。”街道党委书记李祥龙介绍,街道以星辰社区为试点,实施“1+1+1”网格化管理,每个社区干部、网格责任人均对应困难户和信访户,在“双联系”走访中关注重点人群,掌握动态信息,解决突出问题。
在金湾社区三塘工业园,“双联系”为园区发展插上“翅膀”。“哪家企业厂房不够用,面临‘用工荒\’,我们都会想办法着力给予解决。”社区负责人表示,仅去年一年,社区实现规模企业产值11亿元,税收5600万元。
“下一步将以‘量化指标\’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双联系\’工作深入开展。”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正在谋划“双联系”工作四个“量化”,即工作任务量化、问题解决量化、矛盾化解量化、督查考核量化,更多倾听群众心声,实现江南、江北区域统筹发展,共同托举鸠江区的美丽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市交警支队将“双联系”活动与“千名干部下基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无为县洪巷乡青岗村10位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了活动组织机构,开展了...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