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代广 赵云涛
一张社保卡,一间安置房,关乎民生冷暖;一条水泥路,一个蔬菜棚,记录乡村变迁;一幢科研楼,一根电缆线,见证产业转型。2011年8月23日,无为县正式投入芜湖怀抱,舒展了江城的城市筋骨,也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果说彼时“跨江发展”是图纸上笔走龙蛇、慷慨激昂的构想,那么两年后,记者在无为县采访时感受到的是城乡居民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往小了说是一家一户小梦想的实现,往大了说,正是千家万户的小梦想,织成了“大芜湖”的壮丽图景。
民生工程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47岁的金姐,早年因工伤残,丈夫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家中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多年来,一家人主要靠低保维持生活。8月19日,记者来到她位于无城镇文景社区民生园3幢的家中,金姐告诉记者,这两室一厅是去年政府分给她家的廉租房。家中装潢虽简朴,面积也只有55平方米,但金姐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以前的10年中,我们一直租房住,前后搬了13次家,现在总算稳定下来了,每月房租只要55元。”住的问题解决了,金姐一家的低保月收入也由2011年的700多元,上调到今年的1020元。而医保更是大大减轻了患有糖尿病的金姐一家的经济压力,她和丈夫每月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左右,根据医保政策,她每月自己只要掏100多元。
两年来,无为实施的民生工程让越来越多的“金姐”们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区划调整以来的两年,是无为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最大的两年,低保、医保等一系列政策给广大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无为县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今年,仅民政系统就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困难群体帮扶解困和敬老工程等6项民生工程。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再次由150元提高到200元,月人均补差标准从103元提高到125元。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由345元提高到400元,月人均补差标准由319元提高到352元。城乡医疗救助方面,去年制定了《无为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考评奖励办法》,目前年救助封顶线调整为2万元。城乡养老分散供养标准从2100元提高到2500元,集中供养标准从3100元提高到3600元。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经费按月发放,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
美好乡村建设让村民有面子又有“里子”
石涧镇福路社区章村居民章启寿当了一辈子村干部,退休多年后头上多了个新颖的头衔:“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会长。“上任”以来,他的家里成了理事会的会场,带领会员们商谈美好乡村建设的大计。作为石涧镇今年两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如今的章村建设正酣。徜徉在崭新的水泥路上,家家户户的外墙粉刷装修一新,白墙黑瓦的徽式建筑整齐靓丽,老人们搬着小凳坐在自家门前,边摘棉花边唠嗑,一派祥和景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沿着村庄的圆形布局,外围是一个弧形的中间带,社居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这个半弧将被一个个蔬菜大棚填充。原先一家一户零散种植水稻棉花,现在举全村之力种植蔬菜水果,这是章村“一村一品”的核心内容,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产业内涵——美了面子还要富“里子”。村里找大户流转土地,成立了合作社,又以入股的“甜头”请来了农技专家,全村123户村民今后不仅可坐收可观的流转费,还能在大棚里打上零工,挣双份钱。
福路社区负责人表示,美好乡村示范点确定以后,得到了项目支持和资金保障。眼看村庄面貌一天一变样,村民自筹的资金如雪片般飞来,在“章启寿”们的严格把关下,各项资金梳理得井井有条,项目推进提速。记者从无为县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了解到,今年该县编制完成了30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其中10个省重点示范村建设规划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根据各重点示范村的建设内容,县里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县造价管理中心深入各中心村建设点现场审核资金概算,共需建设资金约8100余万元,并计划在9月底前全面完工。
转型升级成为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关键词
今年,国际铜价始终处在波动之中,国内的铜供应也趋于紧张。记者在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重镇高沟采访时,过去以铜为命脉的电缆企业对此反应比较淡定。在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中,以往作为电缆芯的主材铜块换成了铝块,由金黄到银白的颜色之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副总经理吴永昶介绍说,与铜芯电缆相比,铝合金电缆的销售价格能降低40%,而且具有重量轻、便于安装的诸多优势,今年该厂铝合金电缆已经占到全部产品的1/3,利润率也较铜电缆增加了5-10%。
自划归芜湖以来,基础优越的无为电线电缆深深地嵌入了全市产业布局的大棋盘之中,全市电线电缆产业资源、优秀本土企业家和优惠政策纷纷向无为倾斜,使高沟、姚沟、泥汊三个电线电缆重镇成为带动整个江北产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吴永昶举例说,过去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只奖励5万元,划归芜湖以后提高到20万元,企业获得的每一项荣誉“含金量”都比过去高。企业还将其中50%发给个人,有效地提高了创新的积极性,去年该企业就拿到了55个国家专利。
如果说奖补力度的提高让人振奋,那么今年9月就将迎来验收的国家电线电缆(特种)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则让“吴永昶”们欢欣鼓舞,“今后再也不用跑上海、跑武汉了,好产品、新产品家门口就能认证。”他认为这将对无为县乃至全省电线电缆企业的科技创新、结构调整、集群发展产生深远的推动作用。吴永昶说,近两年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成为电缆企业的共识,科研中心的建设蔚然成风,成为每家企业的“标准配置”。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也不甘人后,企业将每年3%的销售收入用于科研创新,目前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企业员工总数的7%。今年企业借助中石油、中石化等大腕“客户”资源,企业开始进行海底电缆研发,并积极申报欧盟的市场准入资格,力争成为无为首家电线电缆上市企业。
无为县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加快推进电缆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向“高、新、特”方向,鼓励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尤其是政府的“一企一策”服务让企业省却了大量跑腿、报批的差事,免除了企业后顾之忧,一批电线电缆企业得以心无旁骛苦练内功,期待在跨江后的“大芜湖”舞台上施展拳脚。
图为无为电线电缆企业繁忙的生产线。 记者 杨大伟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云涛 实习生 陈磊)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下发的安徽省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芜湖市选择无为县作为项目试点县,试点面积6....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