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无为新闻 > 正文

芜湖行政区划调整两周年系列报道之四滨江新城雏形现 巨笔如椽绘新图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8-27 20:24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沈巷镇庙于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记者 杨大伟 摄

□本报记者 唐玉霞 赵丹丹

走进江北沈巷镇庙于村,8月末的空气中弥漫着晚稻即将成熟的清香气息。放眼望去,一幅美好新农村和谐图画映入眼帘:村口水塘里碧波荡漾,脚下刚刚修好的水泥路向前延伸,路侧一株株白杨欣欣向荣,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小楼彰显着村民生活的富足。说起村里的变化,71岁的鲁乐云赞不绝口:“以前路坑坑洼洼的,哪有这么好?还有这树,这水,都是后来栽种、清理的。你看看我们村,可是比城里小区还要好?”

这是鸠江区跨江发展、着力提速北区的一道缩影。作为跨江发展“排头兵”,该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江北大建设大发展热潮中。以“加速度”奔跑两年后的江北片区,发展渐入佳境,一座环境优美、产业优化、人居和谐的滨江新城雏形初现。

重投入  跨江发展根基牢固

2011年8月,伴随区划调整后沈巷镇划入,鸠江区吹响跨江发展的“冲锋号”。“上世纪90年代建区时,鸠江区就已经有了江北‘飞地\’裕溪口,现在又将沈巷镇整体划入,真正实现了‘长江穿城过\’。”区委负责人表示,对于走进“跨江时代”的鸠江区来说,跨江发展已是箭在弦上。

跨江发展,远不是一句口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切切实实的举措。为芜湖市江北新区做概念规划的专家曾指出,皖江沿线目前均为单边发展,地市级跨长江尚没有先例。一句“没有先例”,道出了鸠江区跨江发展必须经历的艰辛路途:没有任何成功范本和经验可借鉴。

作为跨江发展先行先试者,鸠江区首先采取的做法是,加大对江北片区财力物力投入,着力实施道路建设、环境提升、“大绿化”、沟塘湖渠改造、教育布局调整等几大工程,夯实跨江发展根基。

根基的坚不可摧,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撑。“仅2012年,我区跨江发展的资金投入就高达3.93亿元。”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该区制定2013年财政预算时拿出5亿元用于江北建设,“随着今年3月二坝、汤沟划入鸠江,在江北将有更多项目拉开。下半年还要追加财政预算,实际投入肯定将远远超出这个数目。”

看变迁  滨江新城呼之欲出

从市区北上,驱车过长江大桥,沿合芜高速至沈巷出口,路两侧绿意盎然。“区政府拿出500万元,专门用于沈巷高速出口绿化工程。”鸠江区住建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出口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事实上,这两年沈巷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很多人为之震惊。走进今天的沈巷,原本的坑洼道路如今被平坦笔直的双向八车道取代,“三纵两横”的宽阔路网向远方无限延伸;道路两侧斑驳破旧的建筑物外立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粉刷一新、店招统一的新街。“今天的沈巷,终于有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样子!”时隔几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外地客人朱旭感叹连连。

沈巷当地居民更为这种变化感到欣喜和自豪。家住沈奥花园的曹安平常年在外打工,今年春节返乡,从大巴车上下来时,宽阔的街道、靓丽的建筑,让曹安平几乎以为自己回错了地方:“不过一年时间,没想到变化这么大!”更让他高兴的是,沈巷有了直通老家曹坝村的公交车:“以前回去一趟都不方便,现在坐上公交车就能走。母亲熬的鸡汤带回来还热乎乎的!”

采访中,区住建委、区重点局等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跨江发展两年来,沈巷镇S206、X016、安康路等已完成改造,建设了8条农村公路,开通了3条公交线路,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此外还实施了“森林长廊”、亮化工程、污水管网建设等一批项目。下一步,鸠江区将延续和扩大沈巷划入后的发展势头,加大对二坝、汤沟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争未来5年,江北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实现大改观。

惠民生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跨江发展,提速江北,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在这一发展理念指导下,鸠江区江北片区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细数鸠江区对沈巷镇的大手笔投入,无论是教育布局调整,还是美好乡村建设,亦或是路网污水管网建设,均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以涉及千家万户的教育为例,为力促江南片江北片教育均衡,鸠江区加大对沈巷镇教育发展投入,2012年起,全区教育附加费的80%用于沈巷镇的校舍维修、改造。“区划调整后不久,我们摸排发现沈巷镇的校舍还存在着D级危房。”区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该区立即要求学校停用D级危房,将新校舍建设列上议程,同时建过渡板房作为临时教学场所。

民生改善,更体现在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居民就业、医保社保等方方面面。区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来,人社部门扶持沈巷镇个体创业者12户,通过创业扶持,直接带动就业120人,就业技能培训近500人。区民政局则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2011年8月之前,沈巷镇低保标准181元,与芜湖市区并轨后,低保标准提升两次,目前为405元;医疗救助方面,区划调整前沈巷镇一年救助67人、救助金额总计10.26万元,调整后截至目前,已向812人发放总计572.07万元救助金。

数万名江北新市民,是跨江发展惠及民生的最直观感受者。“以前一家4口人每月低保300多块钱,现在涨到了近1000元!”二坝镇低保户汪子月的丈夫瘫痪在床,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说,区划调整后低保金翻一番还多,让家里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现代化的产业新城与优美田园风光和谐统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美满幸福——这就是鸠江区跨江发展的朴素梦想。走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鸠江区砥砺前行、步履铿锵,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动人篇章。

新闻推荐

市政协调研“双联系”工作结识“新亲戚” 传递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 潘晔 实习生 赵冬冬 黄培昕)市政协主席胡邦明近日在调研“双联系”工作时指出,要学会结识“新亲戚”,坚持“常联系、真联系、深联系”,将察...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芜湖行政区划调整两周年系列报道之四滨江新城雏形现 巨笔如椽绘新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