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鸣
实习生 郭云涛
新学期开学在即,市民政局、福彩中心、慈善总会和市总工会、教育局,先后开展了“慈善圆梦、福彩圆梦”“育才关怀,金秋助学”等系列助学活动,江城掀起浓浓的“助学热”,让一批批困难学子圆了升学梦。这些受资助的学生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打牢基础,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相比其他学子还沉浸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中,肖瑶则显得忧心忡忡。这个毕业于芜湖一中的女孩,今年以优异成绩被黄山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录取。
肖瑶清楚地记得,15岁那年,她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挑起整个家,加上外婆常年卧病在床,仅靠妈妈做仓库保管员的收入,显然已经支付不起肖瑶上大学的费用。在这关键时刻,由市总工会、教育局“育才关怀,金秋助学”的资助,使像肖瑶这样的寒门学子上大学没有了后顾之忧。“3000元正好可以交齐我的学费,到学校我会申请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日成才、回报社会。”
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肖润是鸠江区二坝镇的一名孤儿,今年他如今如愿以偿考入河南理工大学。江城“助学热”使他从失去双亲的绝望中走出,重拾起对生活的希望。
10多年前,当他还处在不谙世事的幼年时,父母便双双去世。那时他处于悲伤绝望的边缘,是政府的帮助和亲戚们的接济,才让他和相依为命的姐姐一步步从困难中走出。今年,当他接到河南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喜的是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忧的是因经济困难无法交学费。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是“福彩助学、慈善助学”助学金帮他圆了大学梦。他从心底里感谢所有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永远铭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
双胞胎同获助学金
王丽霞、王丽萍是一对双胞胎,她们俩今年同时获得“福彩助学、慈善助学”助学金的资助。
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她们的母亲就去世了,父女三人相依为命。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父亲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咬紧牙关坚持将子女教育好,希望她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对女儿很懂事,家境的困难让她们从小就懂得努力和自立。从小学到高中,很多好心人关心过、帮助过她们。当她们同时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时,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让这个家庭犯了愁。幸好天门山街道和镜湖区民政局,帮他们申请了助学金。当她们的父亲看到两个孩子在台上领到助学金时,感慨地说:“感谢政府帮我的一对女儿圆了大学梦,为孩子描绘了充满希望的美好蓝图。”
新闻推荐
□ 见习记者 汪潜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党员管大宝,是鸠江区二坝镇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干水电这行已有四十多载。不管谁家水管堵了、马...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