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无为新闻 > 正文

葡萄甜了农民致富梦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7-09 20:25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汪大圣夫妻俩在葡萄园中采摘葡萄。记者 郑远 摄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梅雨季节,空气中充溢着清新的乡野气息。趁着暴雨间隙,汤沟镇冠军村葡萄种植大户汪大圣提着篮子匆匆跑进葡萄园,回来时,篮子里已盛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个头大的叫滕稔,颜色发黑的是夏黑。”汪大圣告诉记者,从现在开始至10月份,将一直有不同品种的葡萄上市。

7月5日上午,记者一行从汤沟镇政府附近上江堤,驱车前行4公里左右,就到了冠军村接连成片的葡萄园。站在江堤上望去,200多亩的白色塑料大棚承载着村民的致富梦一直向远处延伸。

汪大圣是冠军村葡萄种植的带头人。1989年,22岁的汪大圣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刚开始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种植的“小打小闹”,到后来通过土地流转租用村民土地的大胆尝试,汪大圣的大圣葡萄园规模已经达到60亩,年产葡萄约15万斤,家庭年收入30余万元。

致富带头人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陈绍喜介绍,在汪大圣的带动下,冠军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葡萄,“汪大圣向农户提供葡萄种苗、种植技术等,带着大家一同创业致富。”据介绍,该村56户农民组成大圣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200余亩,冠军村葡萄种植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之路。每年5月份是种植葡萄最忙的时候,仅汪大圣一家的葡萄园,每天就要请十几名工人为葡萄梳果。

汤沟的葡萄从来不愁销路。为保证葡萄的个头和甜度,汪大圣指导村民每个枝条上只留一串葡萄,其余的全部剪掉。好品质为汤沟葡萄赢得了好口碑,每年葡萄一上市,就有大量批发商慕名而来,将整车葡萄运往沈巷、无为、江南主城区。“这里的葡萄又大又甜,店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进货。”采访当天,在汤沟镇上开水果店的徐大姐冒雨前来,将几大箱葡萄搬上了小货车。

在汪大圣的房间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大量葡萄种植专业书籍。“我家的葡萄园和实验室有41个葡萄品种,包括欧美杂交品种、欧亚种、国产品种等,市场上的青提、红提、美人指、夏黑等在这里都能找到。”这位葡萄种植专家告诉记者,自己培育出的种苗不仅提供给本村种植户,还远销二坝、沈巷、三山等地,总计带动种植户500余家。

小小葡萄,让汪大圣和村民们的致富梦想分外甜美。采访中,汪大圣告诉记者,发展葡萄采摘农家乐是合作社下一步的规划,“跨江发展给合作社带来了好机会。希望政府能打破江南主城区到汤沟镇的交通瓶颈,让更多的芜湖人都来尝一尝汤沟的葡萄。”

新闻推荐

2013年6月份全市街道(乡镇) 文明创建工作督查情况通报

为切实做好2013年度全市街道(乡镇)文明创建督查工作,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组织对辖区内各街道(乡镇)文明创建...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葡萄甜了农民致富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