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无为新闻 > 正文

市人民政府1-4月工作情况报告(摘要)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5-22 13:14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以来工作: 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本报讯 工作情况报告分七个部分,回顾了今年以来工作。

全力保持经济增长。谋划出台了42条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强化重点项目服务。开展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服务周活动。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4亿元,同比增长12.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和1.7个百分点,增幅连续13个季度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月份,实现财政收入13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2亿元,分别增长11.9%和21.4%;预计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482.7亿元,增长19.1%;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9亿元,增长28%;实现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88.1亿元,增长17%;实现进出口总值18.7亿美元,增长37.4%。

大力促进产业升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实现产值1054.6亿元,增长23.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355.5亿元,增长35.1%。启动智能专用装备、新型显示、硅基功能材料3个产业集聚试点申报工作。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出台了打造欢乐城市的意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了水稻、油菜、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和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无为县、南陵县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强力推动跨江发展。以产城一体、宜居宜业为目标,开展了江北地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加速推进过江通道建设。推进海螺集团节能环保产业园、奇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江北。江北产业集中区已开工项目56个,总投资规模345亿元。市级投入3.25亿元,支持无为县项目建设及投融资。继续将无为县民生工程项目市级配套补助标准提高15%。继续由市、县财政1∶1配比,加快建设江北万亩以上圩口堤防达标工程。国家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质检中心主楼装饰工程基本完工。推动无为县与市直机关互派干部挂职常态化。将无为县二坝、汤沟两个镇划归鸠江区管辖。

着力深化各项改革。落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政策,兑现财政扶持资金1.8亿元。民营经济不断发展。申报全国“信用城市”建设试点,基本完成了准金融机构监管征信子系统中心平台开发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规范运行,土地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改革中考招生政策,市区省、市示范高中取消招收择校生。推进职教改革。制定教育信息化全国区域性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努力提升开放水平。推进外向型港口建设。芜湖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开展了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加强首位产业研究和项目招商。调整了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设立8个市直首位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组。出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落户江北产业集中区。全市实际利用内资690.6亿元,增长40.1%;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增长30.3%。总投资300亿元的江北集中区宝能组团项目开工建设。无为城东工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评审,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

聚力强化城市功能。编制完成综合交通体系、市域供水等一批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规划导则,规划建筑导则和市政园林设计施工导则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季度投入49.5亿元。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启动改造85个中心村,确定27个示范村。开工建设危桥加固改造工程10个。强化节能减排,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9%,降幅同比扩大2.1个百分点。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中型项目环评执行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保持在100%。建设了4个PM2.5(细颗粒物)空气监测点位。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首个项目签约落户。

协力维护社会和谐。全面实施40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27.8亿元。推进创业富民,深入开展“科技创业年”活动。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数达212.6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1万人,46.7万人享受养老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向5.1万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和“送温暖”资金3923万元。发放抚恤补助金3232万元。建立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3万套。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四免一补”政策。完善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工作。完成了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农村小学优化布局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安徽工程大学与科大讯飞合办的机电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城东新区医院一期大楼正在内部装饰。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安全生产态势保持稳定向好。落实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市领导带头开门大接访等活动,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此外,报告还提到,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集中清理了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250项,清理率达49.5%。研究起草了新一届市政府工作规则,完善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健全监督制度。启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场所建设。推进国家级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相关规定,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在工程建设领域启动了“诚信体系”建设。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报讯 工作情况报告也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报告说,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经济结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增速趋缓,有的项目进展还不够快;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政府职能转变任务较重。

报告指出,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当前竞争加大,芜湖保持在同类城市中领先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芜湖市正处在产业扩张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的加速期和关键期,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

今年主要工作:

奋力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

本报讯 报告分七个部分,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扩张升级,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作为首位产业聚焦突破。制定促进电线电缆产业升级发展的政策措施。完成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推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好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和培育工作。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扶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着力构建区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推进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县区(开发区)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综合考核体系。加强企业融资指导和银企对接,推进企业上市。抓好岸线清理整顿,推进航运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大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力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投融资改革试点。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推进安徽农机创新示范芜湖先行区建设。以农业提质增效为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规模化。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扶持高科技创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下大功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启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工作。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推进各类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举办产学研合作活动。争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深入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制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严格项目准入审查管理,严把投资强度、规划控制、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出效益五个关口。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三类用地”供应力度。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举全市之力推进跨江发展。加快编制综合交通枢纽等专业专项规划。完善各县总体规划,修编江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建筑导则和市政园林设计施工导则。规划建设市域高速公路网和一级公路网。实施老城区交通改善工程和旧城改造工程。深入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科学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城市管理。完成美好乡村建设年度任务。继续推进无为万亩以上圩口堤防达标等水利工程建设。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添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争取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国家级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试点力度。巩固发展镜湖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推行居住证制度。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的经济工作来抓。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推进芜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加强城市合作,支持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建设。

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40项民生工程如期完成。落实就业补贴政策,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推行农民工工资卡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机制。强化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全特殊群体帮扶解困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打造教育名城。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支持在芜高校发展。全面实施诚信计生,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支持驻芜部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工作。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发展档案、地方志、人防、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充分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抓好防汛工作,确保城乡安全度汛。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高科技文化旅游项目集群,着力打造欢乐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区。申报建设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繁荣地方文艺创作。推进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坚决维护市委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办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制定新一届市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新闻推荐

市红会募集雅安 赈灾善款近96万元

本报讯(记者 陈旻)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后,市红十字会立即发布赈灾募捐呼吁书,积极组织募集赈灾善款工作。截至5月20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共计募集赈灾善款...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人民政府1-4月工作情况报告(摘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