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芜湖县 > 正文

特困老人从蜗居危房到“居有所安”

来源:大江晚报 2021-08-31 00:30   https://www.yybnet.net/

墙体疏松粉化、房顶腐蚀,多处裂缝让房屋暗藏隐患,这一处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供销社老仓库,却是湾沚区红杨镇兴塘村一位特困老人吴某的“家”。今年年初,由动员老人搬迁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与争议。百姓民生无小事,湾沚区检察机关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检察听证倾听各方意见到发出检察建议,最终促使争议化解。如今老人顺利搬离危房,迁入“新家”,安享晚年。

2004年,吴某因无生活来源,属鳏寡孤独群体,被确认为特困供养人员,其个人自愿选择了分散供养方式。吴某见位于湾沚区红杨镇兴塘村的供销社仓库长期闲置,便自行搬入居住,这一住就是17年。这处房屋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承重墙体为黄泥砌筑,多年过去,现已疏松、粉化较严重,多处墙体开裂,屋面破损严重,湾沚区供销社工作人员多次劝吴某搬离房屋,而老人始终不愿意搬走。

谁应该承担起劝导老人搬离的责任?搬离后的日常生活又应该由谁负责?房屋所有单位供销社和老人的管理服务主体镇政府因此产生争议。为促使问题妥善解决,供销社先行委托相关机构对该房屋安全性进行鉴定,并依法提起腾让房屋民事诉讼,力求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今年3月,湾沚区法院判决吴某需要腾让、返还房屋。在执行过程中,因吴某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且性格固执倔强,拒不腾让,执行被迫中止,问题悬而未决。

湾沚区检察院在日常走访中获悉该情况后,检察官第一时间来到老人的居住地实地察看,与老人谈心,了解他不愿搬走的原因。老人向检察官吐露实情:原来,这个地方是他老家老房子的所在地,他从小在这长大,附近也有一些“老伙伴”,“故土”情结让他放不下,也不想离开。此外,老人心里始终担心如果去了敬老院集中供养,经济上、行动上就不自由了。

获悉老人的真实想法后,检察官综合调查情况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工作如何落实到位。经过调查研究,今年6月中旬,湾沚区检察院在兴塘村组织召开检察听证会,邀请听证人员、相关单位代表共同出谋划策。听证会上,各方形成一致意见:鉴于梅雨及汛期即将来临,危房倒塌的风险加大,红杨镇、兴塘村要随时派人值守观察,同时通过亲戚朋友做工作,化解吴某的心结,劝说尽快搬离危房。同时,镇、村要依法落实好对老人的照料工作,尤其要保障好其居住安全。吴某搬离后,供销社要立即将此危房拆除,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会上红杨镇政府对检察机关的建议表示认可,并接受跟踪监督。

红杨镇和兴塘村的工作人员依据检察建议,积极履行供养职责,就近帮助老人寻找新的住处,添置好生活必需品。汛期前,老人终于同意搬迁至位于村部附近的新租房屋。7月初,老人搬离后,供销社立即安排人员将此处危房拆除,彻底排除了安全隐患。

从蜗居危房到“居有所安”,吴老如今过上了踏实安稳的晚年生活。解民忧、纾民困、护民利,用心用情办好关乎群众利益的“小案”,体现着检察为民的初心。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八旬老人摔骨折?意外伤害险帮了大忙

杨宏才家住湾沚镇七房董社区,今年已经82岁,平时种种菜、养养花,日子过得非常自在舒心。然而,去年11月1日,杨宏才外出时意外摔...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代代传!2021-06-19 00:55
评论:(特困老人从蜗居危房到“居有所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