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盆塘虽小 浓缩的是精华

来源:芜湖日报 2018-09-10 01:00   https://www.yybnet.net/

韦家大屋旧貌

闹市中有条禹王宫路

盆塘边马塘区医院被拆之前的模样

道台衙路静悄悄地依偎在盆塘的西侧

芜湖市中心湖泊中,一直有一个奇特的存在——盆塘。它在市区的核心区域,它拥有很显赫的过往,它有很优美的风景。但它又是那样的低调,低调到尘埃里。关于它的传说,关于它的故事,关于它的一切一切,如今知道的人恐怕并不多。今天,乘着这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咱们沿着盆塘游一遭……

盆塘,盆塘,你在哪?

如果你在城北,记得穿过中山桥,再往南走五六百米,就发现有一片宽阔的水面掩藏在林立的广厦之间,这就是盆塘。如果你在城南……如果你在城南还不知道盆塘在哪,就直接打的去吧。

盆塘,又称马塘,以其形状酷似一只旧时洗澡用的澡盆而得名。直到清末,盆塘附近广大地区还是一片田地,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处的那座中江塔清晰可见。站在盆塘的岸边,远处中江塔的沧桑身影和盆塘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微风吹拂,塘中塔影微微抖动,别有一番情调。引得文人雅士咸聚于此,吟诗作画倒也颇具风情,这就是在芜湖历史上有名的一处胜景:“盆塘塔影”。据老人讲,这处景观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可以见到。后来新建的工厂、住宅逐渐遮挡住了中江塔,盆塘倒影也只能从前人的文字中去领略了。

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进行,盆塘现在也已旧貌换新颜,名字也改成三潭公园。但对于熟悉的老百姓来说,盆塘,依然是一个无法忘记的过去。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盆塘塔影了。但新建的三潭公园也秀丽可人,塘边弯曲的林间小道,没有辜负江南水乡的盛名。特别是塘中那座别致的石拱桥,在水中倒影的映衬下,一派完美和谐的景象。

走过盆塘,来到道台衙

顺着盆塘往前走,有一处有点高大上的地名:道台衙路。不要以为这是芜湖人在玩概念。就在这条路的不远处,的的确确曾经有过一座衙门哦,而且级别还真得不低。

这个道台衙,指的是安徽宁池太广道衙署的简称。你看,这名字是不是有点意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衙门就设在芜湖的盆塘边,那也是芜湖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芜湖虽然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在清代设道以前,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芜湖县、襄垣县)。在隋、唐时期随着县治的撤销,芜湖变成了当涂县的属镇(芜湖镇),身份又降低了一个档次。

清代的“道”是介于省与府之间的行政机构,官方把其长官叫做“道员”,民间尊称“道台”,道台衙就是道台办公的地方。芜湖“道台衙”就是当时驻芜湖建置最高的衙署。在清代基本上是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四级管理制。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撤销江南省,由江南省左布政使所辖的府、州、县组建安徽省。鸦片战争以后,芜湖对外开放,所有芜湖的外交事宜皆由芜湖道处理,因为当时清朝中央政府尚无处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在清朝政府看来,地方外事不过是与外国商人打交道,外国领事亦不过是商人的代表,不必由级别太高的官员(如总督、巡抚)来负责,于是便由道台负责各地的外事。清代后期芜湖道之名称屡见史籍,清末李宝嘉所作《官场现形记》中,就多次提到芜湖道。

芜湖道还和芜湖关有关系。芜湖青弋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为水陆交通枢纽。据《芜湖县志》记载,明代成化七年(1471),工部就在芜湖设“抽分厂”,抽收过往关口的竹木税,故称“工关”。明崇祯三年(1630),又在芜湖的将军巷设户部分司,并且在河南大江口设“钞关”及稽查卡口。清代康熙四年(1665),芜湖工关归芜湖道兼管。康熙十年(1671),芜湖工关划归户部,并且由过去仅征收水路改为水陆皆征,增设陆路关卡,将工关和钞关合一为芜湖关。芜湖道兼理芜湖关的关务,因此芜湖道又称芜湖关道。芜湖关道的办公地点,有时称道台公署,有时称监督公署,简称“道台衙”或“监督署”。北洋政府实行关道分治后,改称“道尹署”。不管是“道台衙”、“监督署”,还是 “道尹署”,其位置都在现在的弋江区境内,大约在青弋江以南兴隆街和库子街交会点附近,也就是今天盆塘的北面。据曾经居住于此的老人回忆,当年的“道台衙”坐北朝南,正门很宽,门口两侧分别有一尊石狮。东西两侧有高高的风火墙,同火墙上均有一扇便门。在道台衙正门外有一荷花池,又称“放生池”。抗战期间,“道台衙”内的建筑被作为避难所,后来年久失修,房屋倒塌。抗战胜利后,因修建“中山纪念堂”急需建材,道台衙的部分大木料又被拆除,“道台衙”从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如今,道台衙虽然没有了,但将它附体于盆塘边的一条道路之上,也算咱芜湖人没忘旧情。

在道台衙路走累了,可以回到盆塘边的长椅上歇歇脚。然后……然后就该韦家大屋登场了

在盆塘的正北面,曾经有过一座很有名气的庞大建筑群——韦家大屋。其中既有旧式的亭台楼阁,也有新潮的花园洋房,整座建筑显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尽管韦家大屋的名气很大,可若不仔细打听,一般人很难找到。这座老宅当年的门牌号码是库子街29号及其周边地带,民国时期的门牌号码是库子街24号。它的建造者是韦昌辉的弟弟韦志俊。韦志俊又叫韦俊、韦十二,是韦昌辉的胞弟。天京事变期间他因远在湖北武昌与清军作战,侥幸逃脱了这场内讧。待天京事变平复以后,洪秀全手下可用将才已屈指可数,由此他没有因韦昌辉而受到牵连,反而被封为定天福和右军主将。咸丰九年(1859)10月,他在与陈玉成发生激烈冲突后,突然投降湘军,被授以参将,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师长,以后定居芜湖。而韦昌辉家满门抄斩之后,他的一个姓严的身怀有孕的媳妇逃脱了诛杀,躲到“严姓外婆舅家度命”。这在不久前发现的《安徽宁国韦氏简谱》中有明确的记载。这位韦昌辉仅有的一个孙子在简谱中说:“咸丰六年(1856)十月间,洪(秀全)陡起毒心,谋害为首者,曾祖源玠、昌辉志政公遇害在京。韦姓全家招结金骨皆无存。余此时尚在母腹内逃避,随母在严姓外婆舅家度命。至同治三年(1864)克复天京,五年(1866)母去世,十三年(1874)才蒙志俊叔祖书招字认,回至芜湖。”这时,他已经17岁了。正是韦志俊和韦昌辉的孙子繁衍了芜湖一大批自称祖籍广西桂平的韦姓后代。

韦家大屋的出名,还和两位名人有关,他们就是翟肇周翟本槐父子。这里面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事情要从清咸丰三年(1853)说起,当时太平军已控江南大片领土。安徽泾县桃花潭水东翟村的翟守芳先生为躲避战乱,其独自来到芜湖避乱。翟守芳先生在芜湖中长街投资创立了一家“翟恒丰酱园”,由此,翟氏家族与芜湖糟酱业结下百年不解之缘。翟守芳历经10余年的奋斗,其在芜湖已拥有酱园、杂货、米行等几大店铺,由于前店后宅连成一片,在中长街北侧形成一条翟家巷。翟守芳致富后,在芜湖、泾县、当涂、湾沚、巢湖等地购置了大量的房地产,并创办了一家绸店庄,分给长子、次子经营;而将芜湖的三家店铺和拥有的明远电灯公司大量股票交由三子翟肇周管理。翟守芳捐官四品衔,由此步入官商之列,其为了维护同业利益、团结同业、相互帮扶,则于光绪年间联合芜湖糟酱坊巨子吴礼荣、伍道和、翟本堂、查兴茂等在翟家巷创建了芜湖糟酱业公所,并当选为首届会长。翟守芳晚年协助李鸿章之侄李仲杰筹办芜湖商务总会,使芜湖糟酱业公所跻身于芜湖商务总会十三帮理事之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翟守芳病逝,其三子翟肇周承继了芜湖家族产业及糟酱公会主席世职。清光绪32年(1906年),芜湖商务总会正式成立,翟肇周当选为芜湖商务总会理事。

北洋政府时期,国内军阀混战,许多国家古董珍宝不断流向海外。翟肇周见此非常痛心,其为了抢救国宝,则将芜湖房产、店铺及股票全部变卖,高价购进上千件珍贵的瓷器、青铜器及数百张稀世名画和大量的珠宝玉器。

民国十四年(1925),翟肇周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国宝,他以40元大洋的月租,搬进韦家大屋。翟肇周将其收藏的字画轮换着悬挂在正堂大厅内供行家鉴赏;而将青铜器、瓷器、铁画摆放在后花园中供古董收藏家们参观,凡有幸光顾者无不留连忘返,因而翟肇周以文物收藏家之美誉名满八皖。当时的日本驻芜湖领事清野,慕名让领事馆一秘陶惜芬带他到韦家大屋登门求教,当他参观了翟肇周先生收藏的字画后,当即表示愿出8万大洋购买翟府收藏的字画,但却被爱国收藏家翟肇周严词拒绝。

民国二十二年(1933),翟肇周去世后,其长子翟本槐当选为芜湖商务总会执行理事、芜湖糟酱同业公会主席、芜湖米业公会主席。民国二十六年(1937)农历九月十七日,日机开始轰炸芜湖,翟本槐因是芜湖党部执行委员,在此危难之中他挺身而出,协助政府组织难民自救,因而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安危。翟本槐之弟翟本夔先生为了抢救家中国宝,其将家中所有老幼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将祖上传下来的古董、瓷器、玉器、金银、首饰、字画全部造册登记,并放入30余个装进口烟卷用的大集装箱内,同时又将带不动的青铜器、瓷器等大型文物及银元埋藏在后花园的石榴树下。但因这批装着国宝的箱子又大又沉,小船不堪重负;而大船吃水又深,秋冬枯水季节河床水浅,大船无法运行,因而,船夫均不肯驳运这批古董,使这批价值连城的国宝迟迟不得启程。

随着战火日渐逼近芜湖,沿江的民船都被军队征用,翟府这批装箱待运的国宝因无船运输,全部堆放在韦家大屋之中。12月9日,芜湖沦陷与日寇之手,在熊熊的大火中。不肯当亡国奴的翟府男女老幼三代20余口人,出于民族大义,被迫放弃祖上遗产,冒死逃往大后方。

日寇占领芜湖后,立即冲进韦家大屋,将院中堆放的30余箱国宝全部拉走;日寇为寻找翟府地下宝库,强行拆毁了韦家大屋这座古建筑,并挖地三尺找到石榴树下的藏宝库;日寇为掩盖其强盗罪行,将这座宏大的韦家大屋许多建筑拆毁,并在韦家大屋内盖了一个马厩。翟府祖传的上千件国宝及地下埋藏的宝库全部被日寇抢走而流失于海外。

抗战胜利后,翟本槐一家回到芜湖后,因韦家大屋被毁,只好租住在蒲草堂附近(今市第二人民医院西侧),后又迁至北门九莲塘沈家花园一栋二层楼内居住。

建国后韦家大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处无主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被马塘医院接收,马塘医院迁走后,直到2010年夏被拆迁,韦家大屋一直是马塘医院家属楼。

你看,讲了这么一大堆关于韦家大屋的故事,时间不早了,歇也歇得了,是不是该游下一个目标了……

禹王宫

顺着盆塘往南走,有一处地名叫禹王宫路。这条路名的来头可不小,它得名于此地的禹王宫,又称开元寺,大约修建于清康熙年间。主祭大禹,后并祭伏羲神农氏。大禹治水的故事想来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知道点,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曾经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奋发图强。在他治理的众多水利工程中,就有一项位于我们芜湖,史称“大禹导中江”。据《尚书·禹贡》记述,中江是中国古水运发达的人工运河,它西起芜湖青弋江、水阳水,再流经江苏、浙江,进太湖,入东海,因此芜湖古地名有“中江”之称。当年大禹率领百姓通山川,疏江河,终于将一条桀骜不驯之江,治理成一条融水利、灌溉、航运为一体的大河。为了纪念大禹不朽功勋,芜湖百姓就在中江的终点附近修建了这座禹王宫。

由于芜湖地处长江以南,境内湖泊众多,水患一直不停地侵扰着百姓,再加上当时的科技水平也不发达,人们在治理水患的同时,只能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大禹身上,因此禹王宫建成以后一直香火不断。清咸丰三年,太平军和清军在芜湖激战,禹王宫众多建筑毁于此役。稍后,禹王宫被湖南会馆借作馆舍,据民国8年(1919)版《芜湖县志》记载:“湖南会馆即楚军昭忠祠,原在河南禹王宫旧址”,然而仅仅两年不到时间,到了清同治五年(1866)前后,建筑已经“因兵燹毁,所有屋宇倒塌不堪”。湖南会馆迁出,搬至西外门升平桥,即今天的状元坊内。而禹王宫原址则逐渐成为百姓杂居之地,所有建筑均不复存在。唯有从南寺街、禹王宫等地名上还可想象当年的一些痕迹。

顺便说一句,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而禹王宫也不止芜湖一处。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也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寄托了人们对大禹的景仰和思念,大禹是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古代伟人,正因如此,芜湖市2001年修建鸠兹广场时,还特意在广场的中心位置铸了一尊“大禹导中江”的青铜塑像。

沿着盆塘一圈转下来,大家是不是该对盆塘刮目相看了吧。拥有如此多人文掌故的盆塘,竟然低调了这么多年,真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

□ 本报记者 郭青 文/摄

新闻推荐

让公众“用得了、办得成”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

第三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结果公布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盆塘虽小 浓缩的是精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