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河,树影婆娑,我在古镇的小客栈里回味生活。弯曲的青石板路写满了岁月蹉跎,古老的回廊窗棂仿佛神秘的笑涡。噢西河,西河,你从我的眼前流过,也从我的心中流过;噢西河,西河,六百年的往事扑面而来,听河水轻轻诉说……”伴随着这悠扬婉转的歌声,好似让人忘记城市喧嚣,一瞬之间,回到那淳朴的岁月。舀一勺门前的青弋江水,洗去一路的风尘。老码头停留片刻,画帆前留下倩影。青石板的古街上,踟蹰着。看那远去的背影,渐渐陌生了视线。这里的画廊,艺术的天堂,览物之情,流淌岁月的芬芳馥郁。这里是新四军三支队战斗过的地方,一代英魂的风采,让这片土地更丰满。这里的城市记忆馆,一件件老物件,记录岁月的痕迹,留存记得住的乡愁。这里的民俗展示,竹编、铁艺、捕鱼,留下一串串乡情,展现一个个传统手艺。
这个8月,记者来到西河古镇,与600年古镇进行深度“对话”,一睹西河的前世今生。
西河往事: 千年不辍依旧在
西河古镇是一座安谧宁静的江南古镇,位于芜湖县红杨镇,坐落于青弋江西岸,故名“西河”。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便极为发达,往来船只常序泊于此打尖歇宿,当时就已成为上游山区竹、木、柴、炭销售和下游粮商进行粮食交易的流通要道,是曾经的古渡和商埠。
汽车顺着蜿蜒的乡间小路行驶,两边绿树成阴,远处有山环绕,一片静谧,偶见村民赶着鸭子,羊群路过,犹如世外桃源之境。路的尽头是青弋江,坐着渡船到达对岸,这就是西河古镇了。
走进古镇,落满灰尘的纸张桌椅,泛黄的画像,走上去感觉会破裂的地板,趴在青石板上慵懒躺着的几只小狗,靠在墙根听着老式收音机的老爷爷,在门旁的灶台边上炒着小菜的阿婆,随风走街过巷的人间烟火味……西河与其他古镇的热闹相比,多了一份原始的静谧,给人真实的岁月感,盛夏里突然间烦躁莫名消散了。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西河古镇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
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 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
西河镇所在的沈公圩修建于明代,是洪武年间百姓挑土筑堤而成,位于芜湖县、南陵县两地交界处,扼水运要道,枯水时节,可以徒步进入。
农耕时代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南来北往的商船多在西河镇停靠。因码头兴旺,圩区也成为一方重镇,抗战以前,镇上有各类作坊、馆堂、店铺近二百多家,是圩区中比较繁华的集镇。
青弋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历史,造就了西河的灵性,西河因水成镇,因水而兴,因水而有了千年不辍的历史。在老街中段,依然留存着一处洋船码头,据说这是当年芜西线最为气魄的轮船码头,每当午间轮船抵靠码头,人头攒动。电视剧《米市春秋》、电影《关关雎鸠》、专题片《李鸿章与芜湖米市》等均在此取景。
临江小镇常有渔翁,西河也不例外,大家守着各自的钓鱼据点,静静地享受这样惬意静谧的时光。住在码头边上的阿姨悉心地给门前的花草浇水,小狗蹲在门前与世无争的样子,大概是老来白头有此往。
西河古韵: “江南吊脚楼”犹存
“古镇老街以旱桥为界,分为上街头和下街头,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沿河一侧皆见临水高墙,多为麻石垒砌,拔地数丈,每年汛期水位上涨,会一直淹到吊脚楼,如今还能看见道道水痕,‘江南吊脚楼\’之美誉就是由此而来”,古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
“土地巷是古镇中最长最宽的一条大巷子。”巷长120米,宽8米,采用大条石铺砌而成,是古街进入大河沿的重要巷道。巷头面对土地庙。土地庙香火旺盛,敬香者络绎不绝,庙内烟缕缭绕。巷头旁边有一家糍粑店,店主外号“老安昌”,江北人,油炸的糍粑一大二厚,味香可口,食客不断。店内油香四溢,常与土地庙飘出的香气混合串味。有人戏说“土地庙内香缭绕,难盖庙外糍粑香”。向下走行至巷尾,便是古镇著名的“海关”“关门口”原址所在处。
古镇建设有向圩内扩展之势。“法制路”,长约50米,宽约5米,拦腰横穿老街道,东到河沿,西至圩内,与老街交叉处为“十字街”,上架设水泥旱桥连通老街,旱桥高于路面4米左右,人们可在旱桥下往来,也可由旱桥北侧的青石台阶下,步入老街。“民主路”,长200米,宽9米,在圩堤内侧,与老街向乎平行,上到粮站下至芮家巷口,横越“法制路”,是目前最宽阔的一条街,农副产品交易都聚集在此。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这条街就活跃起来,提篮、担筐、拉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
老街两边的房屋,幽深的厅堂内,门窗上雕刻着精细的木雕,内里空间较大,干燥清净,屋顶上开着天窗,走廊的两边有卧室、起居室、厅堂、厨房等,有的房屋后面还有菜园或者花园。有些人家还保留着民国老式吊灯,旧时代画报,屋顶上的雕刻还能找到几分精致的影子,难以掩盖这里曾经的繁华。
老石板铺筑的街道蜿蜒曲折,古韵犹存,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对世人述说着曾经的故事。远在西汉时,此处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俗称“草头湖”。因当地有一庵堂建造于此,人们称之为“茶庵”。明初,此处始建小集镇,因其坐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该镇几经战乱,几度兴废,依然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韵味。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消息,近日,长春中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批职务犯罪人员减刑裁定书。在这一批裁定书中,“狱内月均消...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