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1959年的初春,迫于无奈,龙达贵的母亲将2岁多的小女儿丢在弋江桥南侧的老芜湖县县政府门口,希望有好心人收养。时光荏苒,已经93岁的老母亲想到自己的小女儿不知在何处,就伤心不已。见母亲思女心切,近日,龙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通过晚报帮忙找找他的妹妹,给年迈的母亲一个安慰。
(详见本报9月26日A08版报道)
最新进展:“我也是1957年出生的,身形也比较高大。”报道见报后,一位一直在找寻亲人的池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自己的不少特征和龙先生的妹妹很相像。
据池女士介绍,和“芳芳”丢失的年龄差不多,她也是在两三岁的时候被养外婆在路边捡到,后交由养父母收养。当时,她的身上还穿着棉袄,留有一张写有出生日期的纸条,但是否被放在一个椭圆形的宽竹编制的摇篮里,是否丢在老芜湖县县政府门口,由于养外婆早已去世,这些信息都没办法确认。另外,她的胳膊下面也有一个胎记,个子高大,肩膀较宽,和龙先生所描述的家族特征较为相像。
记者将池女士的情况和联系方式告知给龙先生后,龙先生很是欣喜,“出生日期很像,血型也一样,特征也较相符,我们要见见面好好聊聊”。不放弃一切希望,国庆假期前,双方就相约见了面。当日,在龙先生和家人的陪伴下,93岁的老母亲也特意来到见面地点。看长相、比照片、询问丢失细节……一番细细比对,双方发现除了年代久远、一些信息模糊记不清外,少数信息有些不太相符。池女士带来的白色纸条上写有:1957年10月4日生,父亲去世,家有七个小孩,生活不了。可是龙先生的妹妹应该排行老四,丢失时父亲还没有去世。不过,当时丢失妹妹时是否留了纸条,纸条上写了什么,这些细节,一家人也记不太清了。怕错过“希望”,双方表示可以考虑做下亲子鉴定。
另外,双方还在继续寻亲中。昨日下午,记者也见到了急于寻找到亲生父母的池女士。已是花甲之年的池女士一个人租住在麻纺厂宿舍,提起不知在何处的亲人,她有很多感伤。“我不知道自己出生在哪,真名叫什么,到底姓什么。”池女士说,她从30多年前就开始找寻亲生父母,不少派出所都登记了她的信息,之前她和芜湖县的一位寻亲人士还做过亲子鉴定,可惜并不是。如今,养父母已相继过世,一个人生活的她更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池女士一直携带着自己的领养证、小时候的照片和那张放在身上的白色纸条,她盼望着奇迹能够出现。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能提供有关龙先生妹妹“芳芳”和池女士亲生父母的任何线索,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53—3838110与我们联系。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王芃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7年6月,芜湖县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近日,芜湖县科技创新券完成申报和资格审查,60余家企业(含创客)符合申报条件并进入公示环节,预计发放科技创新券625万元。科技创新券是政府财...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