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规模大户朱小军

来源:宣城日报 2016-03-24 10:39   https://www.yybnet.net/

朱小军,种植烟叶4年。说起他,芜湖经理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是他是芜湖经理部第一个20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且烟种得好,还有他身上显现出的皖南烟叶公司现代烟农的优良品质——有头脑、技术好、乐于助人。朱小军还是一位党员,他经常说一句口头禅:跟着党走,肯定没有错!

第一个流转土地的百亩大户

朱小军家住湾沚镇石坝村,2010年以前,他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水稻,收入不是太高,当时周围很多人都放弃种植烟叶另谋出路,可是他却选择第一年种植烟叶,而且远离家乡,跑到一个离家十几里路的花桥镇种植烟叶,并且第一年种植规模就是200亩,这也是芜湖县第一批土地流转的烟叶种植大户。

在别人都不敢扩大规模的时候,他率先扩大种植面积。后来他才说明原因:一是在外打工,经常请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对家照顾得很少;二是经常在两地奔波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三是给别人打工收入不是特别稳定,存在一定的风险。说起扩大规模的原因,他还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好田就多了,就可以大面积轮作,能种出好烟。”如今,他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种烟的行当,正因为有了自己当初的坚持才有了如今富足安稳的生活。朱小军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外出打工,一年最多能有2万的纯收入,夫妻两也就只有4万,在现在这个物质水平下,哪能供得起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打工人员常年在外顾不了家庭,孩子怎么会有出息呢,岂不成了现在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了。

近几年,朱小军种植烟叶都是在100亩以上,每年收入都不少,他经常说:“我这几年过得还不错,这都多亏了皖南烟叶公司,是它给我了丰厚的收入。”

能吃苦 技术落实好

从选田开始,到土壤改良、整地起垄、移栽、双打、采烤、保管等重要的环节,朱小军每次都亲自到田带着工人一起做,并严格按照公司的技术标准执行。

土地流转时,对于“钉子户”,他一趟一趟到他们家中拜访,耐心与其沟通;用工高峰期,他提前与相邻的烟农兄弟们商量工价。从生产到管理,他都是一把好手,从不怕吃苦。在“双打”的操作过程中,对于不适宜烘烤、烘烤效益不好的烟叶,他抱着“能打、敢打、坚决打掉”的思想,积极配合,按照公司和经理部的要求,圆满完成田间的双打工作。事后问他为何这么配合,他说:“去年由于青枯病、花叶病的发生,田间病害较重,再加上没有听辅导员的话,第一炕次的烟叶打得不到位。上炕时,低次等烟叶剔除不到位,卖掉的一炕烟叶500多斤,连成本都不够。今年的双打,要吃一堑、长一智,可不能再吃那样的大亏了。”能吃苦、技术好、勤思考,也是朱小军身上的优点。

如今,芜湖经理部户均达到了近65余亩,技术落实和用工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朱小军深知“好烟是种出来的,效益是管出来的”道理,他不仅自己极力配合烟技员服务和指导,还在六郎服务部带头使用新型农机具,带头采用专业化服务队,争做诚信烟农。朱小军,就是这样一位高素质现代烟农的代表。

新闻推荐

网上“对话”迈入进行时

当“最敬业政府网站”在网络上掀起热潮,现实中,更多的地方政府却早已开始了民意倾听的探索,搭建起了一道道草根与政府之间的网上“对话”通道。这些通道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在越...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高考之怪象2012-06-29 20:21
猜你喜欢:
评论:(规模大户朱小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