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高度评价造甲乡宋岗村新农村建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来造甲乡宋岗村调研新农村建设
村庄旧貌
昔日农家
崭新家园
乔迁新居
美丽家园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晓考察造甲乡宋岗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桂梅生考察造甲乡宋岗村工作
安徽省审计厅厅长刘战平一行到宋岗村农户家中看望问候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调研考察造甲乡宋岗村工作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一行参观宋岗小学规划建设蓝图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一行验收造甲乡宋岗、陈刘整村推进项目,项目进程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原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方军深入宋岗村新农村建设点农户家中调研访谈
新疆皮山县考察团一行到造甲乡宋岗村考察新农村建设并调研造甲乡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情况
芜湖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前来学习调研,考察造甲乡宋岗、陈刘新农村建设工程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造甲乡党委书记戚明余“关于如何打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造甲乡宋岗村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宋岗陈刘村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于7月8日一次性全面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并下文确认。成为合肥市2008年4个整村推进项目中率先获得省级验收通过的项目。
宋岗陈刘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是合肥市委、市政府2008年首批推进的四个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区涉及自然村庄20个,共1295户,3978人,土地面积22019.2亩,总投资约1.6亿元。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净增耕地3167.2亩,新增耕地率为14.4%,其中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1761亩,通过置换可为合肥市提供建设用地指标1613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406.2亩,可作为占补平衡指标使用。整个项目实施主要包括新村建设、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其中新村建设共分徐小集中心村、徐老家、陈刘老街三个居住点,规划共建212栋、850户(不含五保户和整改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1.19亿元;土地及宅基地整理规模19960亩,总投资3781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采取土地流转和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草莓基地和林禽共养示范基地,形成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围绕这一总体规划,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组织、民为主”的总体要求,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村徐老家、徐小集居住点、陈刘老街居住点新房已全部分配到户,三个居住点共已入住864户,道路、给排水、污水生物处理设施及房屋附属设施完备。农田整理工程已全面完工,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已流转1.5万亩土地给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养鸡大棚88个,草莓大棚200亩。
(一)实行四级联动,形成合力共建机制。在市一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多次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并亲临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按照“一旬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多次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并到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市国土、建委等部门实行工作重心下移,直接指导到乡、到村。在县一级,成立了造甲乡宋岗陈刘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作为项目日常管理协调机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项目实施和资金整合问题,梳理制定了27个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同时还组成驻村工作组,与乡村工作人员一道现场办公。在乡一级,将相关人员细分为宣传综合组、规划建设组、拆迁安置组、土地整理组、治安维稳组、后勤保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在村一级,由村民代表大会在全体村民中推举出30位德高望重,且有组织能力的村民作为成员,建立了项目建设理事会和质量管理监督组两个组织,统一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管。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上下一心,统筹协作,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二)强化五个统一,着力打造江淮民居特色。宋岗陈刘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村庄布点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遵循“五个统一”要求,强力推进项目实施。一是统一规划设计。立足城乡一体发展、农建房与基础设施同步配套、新村建设与产业统筹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新村建设规划、单体建筑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始终。二是统一提供宅基地。实施拆旧建新,将村民分散居住转变为集中居住,规划建设三个居住点,被拆迁户搬迁至规划点内建房,每户提供一处面积不超过160平方米的宅基地。对于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采取多户整合、集中居住的方式,统一提供宅基地。三是统一建设新居。确定了三种住宅户型,分72平方米、106平方米、135平方米、144平方米四种面积房屋。被拆迁户先选择不同户型,再根据选择的户型,通过摇号的方式对照建房示意图选择对应户型房屋的具体位置、朝向。新建住房由农户签订委托代建书,实行统一建设。四是统一接入基础设施。项目区统一配套建设雨污水、供水管网以及电力、电话、广播电视等设施,统一建设家前屋后道路、生物治污设施以及休闲广场等,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体现了整体性、有效性。五是统一推进规模经营。项目实施后,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整理后土地进行整体流转,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推进规模种植,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实行四资齐举,集中力量打组合拳。采取四项措施,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一是奖补。对旧村庄拆并整理新增耕地部分,市、县分别按每亩5万元、2万元给予奖补,对土地整理部分按每亩2010元给予补助,仅此两项资金市县财政投入就超过1亿元。二是整合。将财政、交通、农委、水务等22个成员单位原先分散投入的项目进行整合,实行集中投入,已累计整合资金达700多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市直部门相关项目建设资金支持。三是贷款。强化政府推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群众办理银行贷款业务。平均每户获得银行贷款5000元左右,强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区农建房建设。四是自筹。根据新建房屋所需工程费用,扣除拆迁补偿金额和建新房奖补金额后,缺口部分由群众自筹解决。据测算,平均每户只需自筹1.93万元,就可建起新房。
(四)抓住五个关键,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进度。创新监管方式,形成以监理单位、建管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督小组多方监督管理模式,着重把好五关,做到全方位、多工序监督和管理。一是严把监督体系建立关。建立了业务人员驻点监督、群众日常监督、乡镇党委、政府每日督查、县直部门定期抽查四级监督体系,确保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管。二是严把建筑材料进场关。每批钢筋、水泥、沙石、多孔砖等建筑材料进场前,由质量监督组现场认可并要求施工方提供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后方可进场。同时,县建管局质检站不定期组织抽查抽验,组织对砂浆进行试块、混凝土进行试模,有质量问题的,当场予以解决。材料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三是严把施工操作工序关。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设计部门的质量要求,严把施工工序,严格按施工标准规范操作。四是严把工程进度关。为加快工程进度,制定了项目推进工作流程,将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明确到人到天,实行流程化管理。在推进房屋拆迁和土地复垦整理工作方面,根据农户居住需要和农业生产规律,明确项目开竣工时间,倒排工期,细化到天,督促施工企业备足人员、机械,确保规定时间完成新村建设以及土地复垦整理任务,最大限度照顾群众生产生活。五是严把责任追究关。对于查出的质量问题以及进度慢等问题,坚决做到“五不放过”,即质量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惩戒和教育不放过,没有重新建立防范措施不放过,质量问题没有纠正到位不放过,工程进度赶不上序时的不放过。保障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五)注重四个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四个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一是宣传发动。在项目建设初始,我们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最大限度的把政策交给群众,使项目规划建设做到家喻户晓。并帮助农民群众算大帐、小账、实惠帐,让群众了解政策,积极拥护项目建设。二是党员干部带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凡事吃苦在前。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够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头自拆,并积极做好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为全体村民带了好头。三是奖励促动。制定了鼓励自拆和先拆的奖补政策。对被拆迁户按协议拆除房屋、完成搬迁的,予以4000元—5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给予被拆迁户每人每月50元房租补助。对新村规划点需要占用农户承包耕地的,向被占地的农户一次性补偿1000元/亩。四是示范触动。组织了项目区群众代表、村民组组长、宋岗、陈刘村两委负责人赴外地参观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同时,先行建设了几栋样板房,让群众看到了拆旧建新的好处,更加激发了他们新建房屋的热情。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善了村貌。项目实施后,改变了过去农民住房破旧、造型单一、布局分散以及生活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住宅布局既充分考虑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又体现江淮民风民俗特色,既经济、实用、安全,又美观、节能、环保,圆了数代人的百年美居梦。同时又扩大了内需,拉动了消费,户均装修和购置家具家电等消费在2万元以上。二是做强了产业。对整理后的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整体流转,在发展高效、规模、安全农业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加快了特色农业进一步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三是致富了农民。农户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入企打工等方式,户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宅基地整理,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提升,为农户带来了直接的收入。四是节约了土地。项目实施后,通过农田和宅基地整理可净增耕地3167.2亩,村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300亩减少为539亩,群众户均住房占地面积由1.8亩减少到0.42亩,居住面积由108㎡提高到127㎡,大大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五是走出了新路。造甲乡宋岗陈刘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既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又解决了新农村产业如何发展问题,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腾出了多余的建设用地,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符合农村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今后我县将在新村的社区管理、村民自治、文明提升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努力将宋岗村打造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策划、组稿:张文杜辉李松林唐世俊
新闻推荐
双墩镇李南果蔬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山芋、南瓜、冬瓜等农产品,并进行出口加工,成为芜湖县富园食品有限公司原料生产基地,既为当地农产品找到了销路,也为本地富余劳力,特别是留守妇女提...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