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迪
壬寅(虎)年春节,当成千上万的芜湖人在享受团圆和欢乐,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聚焦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有一位芜湖人,他从1月下旬就在冬奥会现场,一天工作14个小时,默默地为冬奥会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是朱凯迪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受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邀请担任冬季两项项目国内技术官员,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位担任该项目裁判工作的裁判员。2月4日晚上8点,北京冬奥会举行开幕式的时候,朱凯迪还在张家口赛区为了第二天的正式比赛忙碌着。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名运动员将角逐109个奖牌项目,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朱凯迪工作的地点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赛场环境十分优异,但是室外白天气温在-20℃左右,还不间断地下雪,这对于处于冰雪包围中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考验。2月5日起,混合接力、女子15公里个人、男子20公里个人等11个项目的“北京冬奥会的冬季两项比赛”在这里举行,共产生11块金牌。在冬残奥会期间,还将承办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的全部比赛项目,产生38块冬残奥会金牌。
据介绍,冬季两项是雪上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奥会的正式项目之一。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种特点不同的相结合的竞赛项目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运动,要求运动员既要有由动转静的能力,又要有由静转动的能力,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中唯一有射击的运动。而越野滑雪是借助滑雪用具,运用登山、滑降、转弯、滑行等基本技术,滑行于山丘雪原的运动项目。越野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1924年首次列入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冬季两项模仿的是北欧的人们,当年通过越野滑雪去狩猎的过程,其中的射击项目又包含了卧姿和立姿,所以说它“再现了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
说起来,朱凯迪是土生土长的芜湖人,他的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他曾经在芜湖电视台(如今为“芜湖传媒中心”)实习过,也曾在中央级媒体实习,让“老记”们倍感亲切。由于之前学的是“体育新闻”专业,他还曾应多家网络媒体邀请,参与报道多届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
目前,朱凯迪在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和体育政策。他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主持人,指导体育产业运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自2018年起,经过三年多的多次培训和层层选拔,朱凯迪最终入选北京冬奥会裁判员团队。
朱凯迪说,作为一名亲身参与者,他觉得很震撼,“我们的场馆,我们的保障,我们的团队,让大家强烈感受到: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只有中国能把这么大的比赛办好,也只有中国有能力把比赛办好!我们的团队非常棒,将工作上的艰难和困苦,通过大家的齐心努力一一克服,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的一致的认可”。
一名南方人,直面北方山区-20℃的低温和大风、大雪,以及干燥的空气,北方的气候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朱凯迪表示,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够有机会参与奥运执裁工作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他将会用良好的专业素养全力服务赛事,严守工作纪律,认真执法比赛,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冬奥健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竞赛体验,为国家、为芜湖、为学校在冬奥赛场上争光添彩!
“今年不能在家过年,但是妻子和父母都十分支持我的工作,我非常想念他们!”朱凯迪说,“我在芜湖出生,在芜湖成长,虽然读书一直是在外地,但是工作又回到芜湖,这是很神奇的经历。很高兴,能够参加冬奥会,能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去做一份贡献!因为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使命,感谢安徽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新春佳节,祝江城的父老乡亲,新年快乐、虎年吉祥、阖家团圆!冬奥逢立春,双喜临门!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为所有奥运健儿们加油!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记者 吴安亚
图片由朱凯迪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月25日晚,镜湖区举办2022年紫云英人才新春联谊会。会议通报了2021年该区人才...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