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与一座建筑朝夕相伴了40年以后,一种类似于“家”的感情便早已在心中根植。一个冬日的下午,83岁的马继仲老人再一次走进益新公司旧址,不同于平日里站在旁边的防洪墙上远远地凝望这栋四层青砖建筑,这一次他“回家”了。从19岁进厂到60岁退休;从工人到工程师;从实习生到厂长,这座厂房见证了他的大半生,他也曾为它书写出一段灿烂的历史。
轰鸣的马达与时代的强音
三大工厂,其中半个烟囱特指益新公司。谈及这个名字的由来,马继仲说:“另外两家工厂日夜开工,烟囱里的烟就没停过。益新公司的面粉厂一年中仅有三个月左右开工,最长不超过半年,不开工的日子烟囱冷冰冰的,因此被叫做半个烟囱。”
1949年以后,竖立在芜湖面粉厂里的这个“半个烟囱”早已不再发挥作用。随着面粉厂生产规模的扩大,产能越来越高,进出仓库运输面粉的车辆随之多起来。烟囱的位置正处于仓库门前的路上,车辆进出不仅要绕过它,而且每次只能有一辆车开进去。考虑再三,面粉厂决定要拆除大烟囱。
时任副厂长的马继仲对于拆烟囱内心是矛盾的,一面是生产需要,一面是对老建筑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下这个决心对他来说十分艰难。最终,一切向生产看齐,烟囱在几天之内拆除了,通往仓库的路面空了,马继仲的心里也空了。“每天经过仓库,总会忍不住往烟囱原来的位置看看,心里觉得它还在。烟囱是益新公司建筑群的一部分,当时迫不得已拆掉它,这成了永远的遗憾”。
时间一转眼来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芜湖面粉厂要搬迁到新厂房,面粉厂移交给饲料厂,马继仲和这个他工作、生活了40年的老面粉厂告别了。
从19岁进入芜湖面粉厂工作开始,马继仲就一直住在厂房对面芜钢仓库楼上的职工宿舍里。他说每天白天在厂里听着机器轰鸣,晚上回到家里厂房的机器声伴随着自己入眠,如果哪天在家里听到机器停下了,他就会立刻跑回厂里和工人们一起排查故障。“我中间短暂地搬到别的地方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回到了这儿,只有住在这里,听着机器声心里才踏实”。
搬到新厂房后,马继仲仍时刻留意着老面粉厂的一切消息。当他得知市粮食局准备拆掉面粉厂的消息时,立刻写了一篇文章投递给《芜湖日报》。在文章中,马继仲述说了益新公司的历史,认为它是芜湖工业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并且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它也极具研究价值,希望能够予以保留。文章发表后,益新公司老建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而被保留下来。
“我当时就希望这儿能成为芜湖工业历史展览馆,让芜湖人了解我们这座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如今看到它安然无恙,并且被保护得很好,我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老人抚摸着益新面粉厂外墙古朴的青砖,动情地说。
退休之后,马继仲住在面粉厂旁边的小区里,他说每天傍晚散步到青弋江的防洪堤上,走到正对着面粉厂的位置时,总会停下来看看厂房上“益新公司”几个石刻大字。相信那一刻,在老人滚滚而来的记忆中,提升机的轰鸣声又会在他的耳畔响起。记者 田琦
谈及芜湖的工业发展,益新公司是绕不开的时代印记。1890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章维潘来到芜湖大砻坊,创办了益新公司。“芜湖面粉厂的前身就是益新公司”,时隔多年再次踏进这座建筑,马继仲老人向我们叙述了一段芜湖粮食工业发展的辉煌往事。
1956年4月16日,19岁的马继仲在招工浪潮中被分配到芜湖面粉厂,成为一名实习生,主要做记录员的工作。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的马继仲是个“文化人”。一年以后,因为出色的工作再加上全厂年龄最小,马继仲被厂里派往北京,参加中央粮食干部学校组织的一年期培训班。
马继仲学的是粮食加工专业,学习内容包括热机、电动、电机、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工艺、粮食存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门重要的学科——哲学。在北京的一年,马继仲夜以继日地学习,力求把学校所教的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中。学习期满后,马继仲回到芜湖继续做记录员。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急切地想把积累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一一对应落实。他经常跟在老工程师后面学习,并到各个车间实践,把生产环节以及机械构造摸得一清二楚。
记录员没有固定工作地点,整个面粉厂都是他的办公室。面粉厂一天生产多少面粉、每小时每个班用了多少小麦、生产出多少面粉和麸皮、每台机器每天的耗电量和出粉率都要一一记录。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从记录下的众多数据中,马继仲渐渐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改进设备有了自己的想法。
采访中,我们随着老人的脚步,从一楼逐层向上。老人准确地说出厂房中间的支撑木柱是边长27厘米的进口松木;上下的楼梯在改造中往旁边移动了位置;三楼以前是一字排开的六台去皮磨子;位于厂房中间的提升机将小麦从一层输送到每个楼层的不同车间。老人说:“我对它们太熟悉了,每天无数次地楼上下穿梭,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当时,芜湖面粉厂用的是英国亨利西蒙设备,这套设备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使用,每小时能生产40包面粉。上世纪60年代,面粉厂陆续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
马继仲和老工程师们一起,绘制机械图、改装机械、摸索最佳安装方式、学习新机器的操作方法并给车间工人们培训,全程参与技术革新。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用于运输的提升机从机械提升改进为风动提升。马继仲介绍说,“机械提升粉尘大、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而风动提升粉尘小、占地面积也小,操作便捷,事故隐患大大减少。”技术改造之后,芜湖面粉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每小时能够生产330包面粉,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企业,生产的“鹰”牌面粉因为纯度高、质量优在全国市场上备受欢迎。1986年,马继仲担任副厂长,芜湖市面粉厂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1986年,芜湖市粮油食品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超全省粮食系统平均水平。“鹰”牌富强粉获省优产品。1988年12月,“鹰”牌富强粉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
1991年,面粉厂引进意大利日处理200吨小麦专用生产线项目,项目验收投产以后进入批量生产,并被“康师傅”“嘉士利”等著名企业指定为提供专用粉定点厂。“鹰”牌面粉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省畅销产品和安徽省著名商标。
老去的背影与新生的建筑
回首和芜湖市面粉厂一起走过的40年,马继仲说出了心中的一件遗憾事。
芜湖近代工业发展被概括为“两个半烟囱”。在以燃煤蒸汽为驱动力的时代,烟囱是生产力的表现。芜湖明远公司、裕中纱厂、益新公司是当时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日,记者从芜湖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芜湖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两病”政策已累计惠及12.38万人,就诊61.86万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