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沿着居室的墙面慢慢移动,工作台前,手中的刻刀在底版上缓缓前行,作品细节在镌刻中一分分显露。银发老人低着头、手部维持稳定地握刀姿势。在这间斗室里,这样的忘我创作场景每一天都在发生,主人是一位81岁的老人——刘文华,独自坐拥满屋满墙的大尺度油画、版画作品,享受其间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都是他最近15年的作品,“将艺术融入人生后半场”是他退休后重新开启的生活方式。
内心仍是少年
刻刀、木板、油墨、拓印工具,辗转在工具间的老人兴奋地说起自己和版画艺术的奇妙缘分。
刘文华小时候就喜爱绘画,读中学时,凭着过硬的基础素描功底考进了安庆市艺术学校的舞台美术专业。“那段时间,我深受木刻版画影响,对黑白凝练的版画发生兴趣,开始自己动手起稿、雕版,尝试小画幅的版画练习。”1960年,19岁的刘文华从艺校毕业,分配进入安庆市一所中学教美术。本以为这辈子可以安安心心地与艺术结伴,但这种短暂的安宁不久被打破了。先后经历下放、应征到部队生产建设兵团、转业到地方企业的一系列变动,导致刘文华将拿起的画笔、刻刀又搁置下来。
“1978年,由于要照顾家庭的原因,我从外地调到芜湖425厂(芜湖造船厂)工作,主动要调到这个单位的原因,是我在安徽画报上看到刊登的一幅大型主题美术作品,下面署名是芜湖425厂。”老人回忆,这幅作品由十几名作者联合创作,当时给他的震动很大,觉得这个单位的美术创作氛围很好,非常向往。之后的20年时间,刘文华在芜湖造船厂一直干的并不是自己的专业。“那时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顾不上搞艺术创作,但工厂火热的建设场景始终在我脑海深处,成为我心心念念想要表现创作的题材。”刘文华在那个时期勾勒了不少造船厂生产一线操作工人、塔吊工地、轮船下水的场景草稿,为日后的版画创作留下了大量素材。
重启艺术之路
2000年,花甲之年的刘文华退休了,他决定重启中断了40年的艺术之路。再拾画笔前,刘文华加入到市摄影家协会,“60岁以后,背着相机在自然山水里感受生命的状态,这个过程对我触动很大。之后我才开始驮着画具骑着自行车到处写生,恢复艺术创造力。”刘文华真正开始版画创作是在2007年后,“别人问我为什么要搞版画?因为版画是个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不管是木刻版画还是石版、铜版,它除了要求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外,操作过程复杂,过程漫长,体力消耗也大,在数码版画时代,这个艺术形式显得有点吃力不讨好,在芜湖创作圈,已经少有人涉足了。”刘文华告诉记者,他比较倔强,就认准了版画独立于其他画种的印痕语言魅力,“更为重要的是,版画与我想要表现的属于过去的那个火热年代的气质相契合。”
很长一段时间,一提版画,被人熟知的是洗练而单一的黑白木刻,对多套色的传统版画反而陌生。刘文华所擅长的,就是多套色的传统版画。他的木刻版画作品给人的是一派色彩纷呈感,这得益于他对传统美术的吸收,也融入了油画色彩的技法。他的作品,既有纯套色的大山大水大场景题材的豁朗,还有着多套色的微妙和细腻。可以说,刘文华对技法、色彩的把握从容和成熟。
刘文华说自己用了数年才走过了追求技法阶段。“构思一张版画作品,要经历起稿(线描稿)、刻板再到转印等。那时候,我每天想的都是怎样用准确的刀法来表达画面,早上6点从家出发到工作室,在胶合板上练习蚀刻,直到傍晚,以刀代笔完成一张60*80公分的作品,起码要刻1个月。”经年的重复练习,70岁后,刘文华掌握了自如的镌刻技法,实现了驾驭黑白灰语言进行自由创作的阶段。
镌刻人生
“技术是浅层的,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印刷而印制,这只是技艺,不是艺术。”埋头搞技法的刘文华不断通过木刻的语言形式传递情感,他的作品里满满都是有力量感的青年技工,代表工业时代的机械设备、厂区,源于生活的场景被他一再搬上画面,近十年来创作了一系列有温度的现实题材版画作品。大型版画作品《朝阳》入选塘沽第一届全国版画邀请展;作品《豪迈迎曙光》入选安徽省第二届新徽派版画展;作品《直通北京》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75岁以后,刘文华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老人说他的追求很单纯,一切都源于内心,自由去表达、去突破。如今,即使80岁了,也不“躺平”,依然每天坐公交准点到工作室。最近,他正在着手整理一批三十年前的线描稿,反复打磨转化成版画的语言形式。老人坦言,独自沉浸的时间让他找回了青少年时学艺的快乐。
老人说,他还有个成立“版画实验小组”的愿望,希望敞开工作室的门与芜湖广大美术爱好者交流,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让版画这一形式能与时代同行,再次唤起版画的繁荣。记者 王惠 文
(图片由沈保安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远陈剑文/摄)10月29日晚,芜湖传媒中心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们与芜湖市龙翔电力足球队共聚奥体中心足球场,开展了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